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观察记录
参赛作品名称
把话说到家长心窝里去
参赛作者
单位名称
观察目标
家长不能科学地家园配合,他们有些是观念的问题、有些是素质的问题、有些是方法的问题,让老师和家长沟通起来就比较困难,这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观察对象
薛XX和妈妈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时间
2014年11月
观察分析
案例:我班薛一凡是一个很聪明但比较有想法的男孩,在园期间有时和孩子游戏时出现受伤的情况,而薛一凡的妈妈很少责怪自己的孩子,而是一味的找理由:说别的孩子肯定先逗他家天天了,我家孩子从不攻击别人;另外就是讲到人家家教有问题。至于薛一凡吃饭一直不是很好,他妈妈就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让孩子在吃饭方面有太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时间长了,孩子无意识的就明白一点:妈妈什么事都会尊重他,处处维护他……
特点:薛一凡妈妈是全职妈妈,自我意识很强,事事以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为中心,观点容易偏激。她自己曾毫无保留地跟我们老师讲:儿子就是她的全部。
采取措施
1、在适当的机会纠正错误的思想。
在家长会或者平时沟通时,让家长明白交钱让孩子上幼儿园和交钱买东西的区别,家长和幼儿园不是纯粹的消费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因为孩子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中成长的,家长何老师是孩子成长共育的合作伙伴,需要密切的配合。
2、尊重家长,“平等”沟通。
对于像薛一凡妈妈这种自我中心的家长,我们既要耐心地给予其解释和沟通,同时也要有礼有节地对其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要求给予指出,讲道理,摆事实,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尊重家长就会赢得家长的尊重,沟通才会更有效。
3、能理解,敢担责。
在处理一些因老师的过错或者小失误而引起家长不满时,要先敢于承担责
任和道歉,并表示理解,再给予解释。
获取成效
现在天天的妈妈能放手让孩子参加各种运动,也懂得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遇到事情不会只站在维护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总之,幼儿园家长由于各自成长的背景、家庭环境和就业情况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类型,他们的认识不同,需要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因此我们老师沟通的方式也要不同。沟通贵在把话能说到家长心窝里。家长工作中一定要讲究说话的方式和交往的技巧,要平等、耐心、真诚地对待家长,用智慧和行动架起心灵桥梁,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