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学当天
1.入园当日家长及幼儿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引导家长及幼儿有序入园,避免人员聚集。2.严控入园管理,建立入园体温检测制度,填写健康卡。进入园区内的所有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园;严禁家长随意进入教室。3.对去过疫情严重地区的幼儿,入园时要严格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的幼儿,应由家长陪同主动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个人防护,不允许未解除医学观察幼儿入园。4.通过多种方式,对家长和幼儿开展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5.统一对教具、器械、玩具、寝具、餐(饮)具及环境进行消毒,保证教室空气流通及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6.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同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二)开学后1.上好开学第一课。在开学后及时对所有在园幼儿上一堂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重点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同时,在园区显著位置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升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意识。2.保持公共场所适时通风,引导师生做到勤洗手、不扎堆、不聚会、不传谣,不与动物(主要是宠物)接触,远离病菌。3.在园区、教室、图书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入口处设置手持式红外额温仪。4.坚持每日监控全体师生身体状况,严格落实幼儿晨午检等制度,如发现患病或疑似患病者,应及时上报幼儿园防疫领导小组并及时联系其家长,要求戴好口罩到指定医院就诊,并按照要求向属地疾病控制中心、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做好教职员工和幼儿因病缺勤的追访工作。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教职员工和幼儿家长,及时批评教育、改正。5.实行家长接送幼儿不入园制度,指导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在疫情完全解除前,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6.全面做好园区环境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卫生;制定日常消毒工作标准和细则,对教室、午睡室、专用活动室、图书室、食堂、办公室、卫生间等幼儿、教职工聚集场所和幼儿接触的各类物品每天定期清洁、消毒,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认真做好记录。7.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加强到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8.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9.实行“分时、分区、分组”就餐制度,避免幼儿就餐聚集。10.确保疫情防控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物资充足。二:
幼儿园开学工作预案(流程)
为进一步做好我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全幼儿园师生人身健康安全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预案。一、全面做好开学准备(总负责人:xx )1.制订工作预案(负责人:xx)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我园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突发卫生疫情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开学工作流程。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成立以园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防控责任明确到人,防控责任压实到人,明确专人负责晨午检、幼儿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复课证明查验、聚集性场所定时通风消毒等,完善疫情日报制度。2.做好开学准备(负责人:xx)(1)做好物资储备。(负责人:xx )设立应急隔离室,多方筹措、准备好相关应急设备,其中防护服(2套)、一次性乳胶手套(20副)、防护面屏(2个)、防护眼镜(2个)、口罩(200个)、防水靴套(200个)、免洗手消毒液(40瓶)、一次性帽子(200个)、体温枪(计)(5个)等。储备好一定数量的消杀物品,其中84消毒液(100瓶)、75%酒精(10瓶)、次氯酸钠泡腾片(20包)、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10个)等。(2)关注师生状态。(负责人:xx)我园于寒假期间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全面排查,做到一个不少、一个不漏。跟踪每一位师生的健康状况,确保居家观察14天,并每日进行体温监测记录。根据要求向幼儿园指定负责人报告健康情况。如出现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主动报告,并及时就医。开学时,如无上述可疑症状,可正常返园。如有上述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幼儿园,并及时就医,待疾病痊愈后再返校。(3)开展校园消杀。(负责人:xx)全面清洁校园内外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做到无死角,加强对活动室、睡房、食堂、应急隔离室等使用紫外线灯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尤其要注意活动室、睡房、食堂的消毒工作效度。(负责人:xx)室内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每天早晚拖拭至少两次。对门把手、桌椅、教玩具、活动用品等严格按照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每天擦拭4次。加强室内通风,采用250mg/L含氯消毒液喷雾式消毒,每日早、中、晚各一次。(负责人:各班保育员及食堂人员)隔离室要由专人管理,应急隔离室不得设置在集体宿舍或医务室。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负责人:xx)幼儿园要提前告知师生、家长备好口罩等防护装备,且在园期间必须带好口罩。(负责人:xx)幼儿每天入园前,应测量体温,幼儿园在本班教室及保健室门口需设置体温检测点。(负责人:xx、xx)3.调整作息时间(负责人:xx)在疫情防控期间,根据中心校要求结合实际,原则上对作息时间进行微调(见下表),并安排好各年级时间安排表。要指导家长错峰接送、幼儿错峰入离园。对临时规定的作息时间有调整的,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幼儿园可根据临时作息时间,开齐开好各类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完成新学期教学任务。所有班级一律暂不提供课后延时服务。
4.完善医务保障(负责人:xx)幼儿园在储备充足防疫防控物品和物资的同时,保健老师加强科学化、专业化防控。二、精心安排开学工作(总负责人:xx)1.组织健康摸排(负责人:xx)幼儿园在开学时必须进行疫情全员排查,所有返校师生均填写健康卡,内容应包括:师生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有前往重点疫情防控地区,是否接触重点疫情防控地区人员等。对于开学前14天内从重点疫情防控地区返校的师生员工一律实行为期两周的隔离观察。对开学前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师生,要求其暂不返校。2.开展疫防教育(负责人:xx)幼儿园开学后暂不举行聚集性的开学典礼(仪式、晨会)等。要通过家长微信群、家长园地、宣传墙等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指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注意手口卫生,尽量缩小活动范围)。明确要求师生在校期间必须佩戴口罩、正确佩戴口罩。要密切家校联系,通过微信群、致家长信等形式发布通告、温馨提示、预警提醒等,凝聚家校联防联控合力。3.落实体温“日检”(负责人:xx )倡导所有师生每天上、下午均需在家测量体温后在上班、上学。所有幼儿园均须严格执行每天的晨、午检制度,安排专人在保健室门口处对教师进行体温检测、在教室门口处对家长及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必要登记、汇总和报告。体温超过37.2℃的发热者,须立即带至留观室隔离,并立即上报并联系就医。家长接送幼儿必须在校门外指定位置,严禁幼儿家长进园、进班。对因病请假的师生,必须进行电话追访、登记并了解病因,属于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要立即上报。4.严控人员进出(负责人:xx)幼儿园在强化校园师生管理的同时,严禁外来人员(含家长)进入幼儿园。如有事务,可告知其电话联系园内被访人员;确需进园解决的,在报经幼儿园负责人同意的前提下,履行好疫情防控期间进校登记手续(登记姓名、电话、体温、来访事由等)并检测体温(不超37.2℃)的方可放行。师生在园期间,原则上不允许擅自离开幼儿园外出,特殊情况须报请幼儿园负责人批准方能离园。5.做好幼儿园防控(负责人:xx)一是严控幼儿园群体性活动。幼儿园原则上不组织全校性的集体活动,不安排幼儿校园集体活动。提倡教师进行网上办公和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二是做好幼儿园水电等隐患排查。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对幼儿园内热水器进行及时清洗、消毒,督促饮用水厂家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师生使用过的口罩和抹手纸应放置在每楼层专设的有盖垃圾桶内,安排专人对垃圾桶定时彻底地清理及消毒。6.落实值班制度(负责人:xx)幼儿园须设立24小时值班及疫情监测联系电话,排定值班人员,明确职责任务,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定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本校疫情防控有关信息。三、严格处置特殊情况(负责人:xx)1.如发现1例疑似病例,对疑似病人所涉班级暂停集中上课;相关师生在家进行医学观察2周后,如无新发病人或疑似病人,可再行复课。幼儿园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2.发现1例临床诊断病例或2例以上疑似病例,幼儿园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对该班级及相关班级实行停课,相关师生居家隔离14天。3.有多名师生感染并临床诊断确诊(3例及以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经市政府批准后,实行全校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