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由来故事及传统习俗

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幼师OK网小编整理清明节由来故事及传统习俗,完整往下阅读!

👉️大班中班小班公开课下载

1.清明节由来故事

清明节是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过的节日的来历和介子推有关,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 害,而流 亡到国外,流 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了。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的地方,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的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从介子推自己腿上割下来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的晋文公,他重重地赏了当初办他流 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都为他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但,而介子推最鄙视争功讨赏的人了,便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羞愧莫及。并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已经离家隐居到绵山去了。而绵山高山路险,树木茂密,在这么大的山林之中,只找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便献上一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介子推出山。大火烧遍了绵山,可就是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了,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失声痛哭。

从树洞里还发现了一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把他的后一天称为清明节,后来人们取消了寒食节,只过他的后一天清明节。

 

2.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3.清明节作文

从学校出发,我们排起长长的队伍就像一只长龙似的。我是班上的领队,拿着旗杆,带着我们的同学在街上行走,朝着烈士陵园的地方去。

到了山脚下,我看见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地上的花五颜六色,好看极了。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英雄墓碑前,老师叫我们不要大声喧哗,接着,我们向英雄们默哀3分钟,在这3分钟里,我想到了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而牺牲真是一个大英雄。3分钟完以后。有学生代表讲话,讲的是英雄为祖国顽强战斗,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壮举,抒法了他们爱国的精神。再是,为这些英雄们唱歌献花环。最后,为这些烈士英雄们献白花表达了我们对英雄们的崇敬。献完白花,我们又来到了烈士英雄的纪念博物馆。

参观完以后,我们就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烈士陵园,在回来的路上,我在想:要是没有了这些保卫祖国的英雄,就没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啊!

4.清明节作文

万物复苏,春色撩人,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马上就要到了,清明是人们祭祀烈士和死去的故人,因此每到清明我的心都有一种忧伤的悸动。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似乎都该伴着细雨,唯有这样,才能抚慰那柔软,悼念世者的魂灵。

往年,清明难得一遇的风和日丽,父亲总会带随我去祭祖,于是他拿起铁锹在爷爷旧坟土上添加一些新土。有的人则会采一些清明花放在已故亲人坟前,使清明花在春天的阳光映衬下刷新鲜艳美丽,扫完墓后还很不舍地停留着……

望着先人的栖息地,时光在凝固,记忆在凝固。点一炷香是崇敬,焚几许纸钱是思念,叩首的礼仪是虔诚。焚烧的纸钱,似灰色蝴蝶四处飞扬,爆炸声此,幽静的田野烟火袅袅。人生有酒今朝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摆在墓前的酒肉,是思念,是寄托,是祈福,是感恩。

 

5.清明节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阳春三月,正是12个月中,景色最为茂盛的美景。在这个周末中,清明节到了。

挨家挨户家门前,都插着柳枝,据说这是因为介子推死于柳树之下,所以为了纪念他,家家户户就在家前插柳枝。

早晨,我们来到公墓踏青,沿着一条小小的石子路走向另一片土坡。路上有着许多紫罗兰,夜里的露水被那花瓣紧紧抱住。真好似伤心的滴着泪水。瞧!在微风中,那总是低头丧气的狗尾草,这次居然昂手挺胸。

穿过一片紫罗兰,来到一座坟墓,它的身旁有着一棵高大的柏树。总是为它遮风挡雨,陪伴着它。

我们拿着毛巾擦着墓碑,插上两支红绿的彩纸换帐子。这帐子已被点燃,听奶奶说,这就表示曾祖母来拿钱了。此时,我也盼望着那未曾见面的曾祖母能回来。

更多幼儿园课件

🏷标签:清明节由来 传统习俗

手机号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