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获奖活动论文《浅谈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打开小程序下载课件

第十三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论文

参赛作品名称

浅谈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参赛作者

 沈莹 

单位名称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方维罗纳幼儿园

摘要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而传统的数学往往比较枯燥,而充满数学元素的绘本,能让孩子在故事情景中吸收简单、易懂的数学概念,快速的增加对基础数学的认知,促进思维发展。幼儿园绘本数学教学就是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融入孩子喜欢、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孩子通过阅读、讨论、探索、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于生活,最终获得感性的、具体的数学经验。通过研究我们梳理了将绘本设计成数学教学活动的选材、设计等细节和方法,分析了绘本运用于数学习意义,为教师的数教学提供了好的素材,为孩子的数学习提供了好的载体。 

正文

《纲要》在科学领域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绘本教学成为非常时髦的话题和名词之一,从最开始利用绘本进行语言教学活动,发展到现在将绘本运用到美术、音乐以及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利用绘本开展数学活动。那么如何把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课堂化,把抽象的数学化为有趣的、生动的、易于理解的事物,将绘本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我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 仔细研读绘本,挖掘其中的数学元素。

绘本的内容丰富多彩,然而每本绘本中都隐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如知识技能、情感体验、社会交往、自然、科学、生活常识等各方面的内涵,但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开展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在充分阅读绘本的基础上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从中选择适合的“点”来开展数学活动。

1. 根据需要合理删减内容。

丰富的教学资源蕴涵在数学绘本当中,需要我们要用心挖掘,深入探究,根据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及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对绘本作相应的筛选或拓展,并进行设计活动,这样才能使绘本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在对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时,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设计数学活动。如小班绘本《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这本书的“点”就是用圆形、三角形、方形三种图形进行创意拼图,但是这本绘本内容过多,而小班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短短的15---20分钟时间内如果每页都提及,又不太现实。因此在选择绘本时,我们对绘本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来删减相应的画面,最后保留故事的开头,中间“圆的老鼠”、“方的狗 ”及“三角形帆船”和故事的结尾6页左右,整个教学画面人物简介、主题鲜明,既突出主要数学元素画面,又保证了绘本故事的完整性。又如在小班数学活动《小脚丫的旅行》中,整个绘本不包括封面、封底、扉页等有14个画面,对于小班数学活动而言,画面的数量显然是太多了。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与活动需要,最终选择了四个画面开展活动,分别是用于导入环节的“小脚丫钻出被窝”这一画面;请幼儿点数感知数量的“楼梯”画面以及主要让幼儿尝试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的“食物”、“柜子”这两个画面。但值得提出的是,不论是何种形式,都需要教师在集体数学活动之外,尽量让幼儿以自然的方式接触到绘本原作,弥补“原作损伤”。

2.同一绘本,根据目标的不同,也能适合不同年龄段教学。

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就是教学目标,目标也规定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制定绘本数学活动目标时,一定要提取绘本中的数学元素,并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经验,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行目标定位。在数学幼儿园教学中,每一种幼儿园教学内容对各年龄段幼儿有不同的要求,如物体的分类,要求小班孩子初步学会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分类,中班孩子能不受其他物体特征的干扰正确的按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初步尝试物体的二次分类,大班孩子能进行物体的二次分类并迁移经验,运用于生活。因此在设计数学绘本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各年龄段的教学要求,合理的选择绘本中的数学知识来制定不同年龄段的教学目标。如绘本《大熊的储藏室》,既可以在中班教学也可在大班教学,如在中班教学重点可设计为能根据物体的三种特征进行的分类,初步学习物体的二次分类。在大班教学重点可设计为初步尝试按种类进行第一次分类,小组合作探索第二次分类,能与同伴共同概括、分类,并把分类的方法和作用迁移在生活中。所以我觉得每一本绘本,都蕴含着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我们教师应学的就是如何去把握绘本中的数学点,把它放大、放宽,并能积极探讨、研究,大胆尝试,让同一绘本在不同年龄段的数学教学中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二、汲取绘本的精髓,有效组织幼儿进行教学。

1.选择知识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目标,它不仅在方向上对教学绘本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对教学过程中的步骤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主导功能。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突出知识点、合理、科学的制定。如在设计绘本《寻找消失的爸爸》的集体教学活动时,绘本原著中要求“从下面看、从上面看、从侧面看”,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去寻找相应的立体图形,这个内容适合大班下学期的孩子,需要孩子对立体物体有更多的经验,才能够很好的理解绘本中的数学。在大班上学期,我们试着调整了目标,把要求设计为“从上往下看”,这样更贴合现阶段孩子的学习情况。 

2. 层层递进的学习环节,在感受体验中数学习 

虽然,我们是以绘本为载体开展数学教育,但是作为一次高结构的集体教学活动,我们并不是单纯的从绘本的封面讲到封底,而是设计教学环节,将绘本故事书变成一次教学活动。如我们通过绘本《小刺猬的项链》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遵循“兴趣——游戏——引导——激励”的教育过程,和孩子一起学习排序。环节一:绘本故事导入——孤独的小刺猬,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绘本故事中的情节,让孩子为故事所吸引。环节二:小刺猬的项链——孤独的小刺猬在外面采来了不同颜色的豆子,串成了美丽的项链。项链不仅让孤独的小刺猬找到了朋友,更让孩子感受到了排序后的物体的美。环节三:大象的项链——大家在帮助大象串项链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又体验了与同伴其乐融融、相亲相爱的快乐。我们层层递进的和孩子一起感受模式排序的美,也让孩子一起来创造模式。这样一来,孩子在玩中学,在为好朋友制作项链的游戏中,既学到了模式排序的本领,又充分感受到了关爱朋友、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制作形象、生动的教学具,并能有效利用。

在绘本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制作一些与绘本文本相匹配的教具,并要真真切切的为教学目标服务。如在绘本数学《乱七八糟魔女城》第一个活动环节:“按规律接着往下排”中,老师通过绘本情节创设了与绘本相同的场景:铺了一条规律的鹅卵石路,路边摆放着各种不同规律的物体,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说出几种物体排列的规律,然后让幼儿自由选择,动手操作,根据已有规律接着往下排,孩子在操作时,注意力非常集中,都沉浸在游戏情境中,边说边排:两朵红花、一朵蓝花,当教师展示了孩子合作铺好的小路时,孩子们不禁鼓起了掌。在设计绘本《公主殿下来的那天》的集体教学活动时,第一稿设计在教具学具上考虑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活动的有效时间,我们把孩子要操作比较的物品的数量定为两种,并且让使用到的每种测量工具的数量不超过12。这样考虑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这种测量的方法,二是适合大部分孩子现有的经验。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些教具给孩子带来了错误的导向。于是,我们又进行了第二稿设计,我们把绘本认真的进行了分析,把教具设计成了有的是看起来宽宽的大,有的是看起来长长的大,有的看起来不一样,但是测量出来结果却是一样大的。以此来告诉孩子,用眼睛看不出结果的时候,就可使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而这样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3.精心设计,注意提问的有效性。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在数学绘本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我这应该从提问着手,加强提问的有效性,使提问更具有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真正的会思考、会学习。绘本中数学的教学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思考,在教学实践过程里,我们围绕活动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使提问更具有效性。

(1)以猜想式提问导入活动。例如:《世界上最帅的猪》教学活动导入时,可以这样问:公主喜欢的是数数先生,那请你猜一猜,数数先生会怎么数数呢?让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数数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2)用开放式提问突破重难点。数学绘本《让谁先吃好呢》教学活动中,重难点是让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排序,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长颈鹿想第一个吃桃子,为什么呢?(从高---矮)犀牛想第一个为什么呢?(从重-----轻)每一种小动物都想第一个吃到桃子,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呢?然后让幼儿根据每种动物的特征进行探索、思考,想出他们不同的排序方法,通过开放式提问,在教学中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给了孩子更宽的思维空间。

4.适当引导,提高探索活动中的指导性。

在绘本数学教学探索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孩子为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在绘本数学《蜈蚣叔叔的袜子》中,只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交替排序,应该怎样使用操作材料,按什么规律排序,要留给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幼儿操作时,教师适当运用个别引导,语言提示方法,如幼儿在操作时,教书可语言提示:“除了按颜色不同排序,在数量上能不能有变化?”通过这样的间接指导,孩子的探索活动会得到不断提高,孩子的思维会更宽阔。

三、迁移绘本经验,运用生活实践。

大班科学领域的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会用初步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意义。故事都是来源于生活,绘本是将生活中的事情丰富化了编进了书中。在绘本数学幼儿园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绘本内容将某个环节与生活相接,让幼儿在生活中真切的体会、感受,这样对目标的达成更有力。在绘本数学教学中,我始终把这块内容设置在教学目标上,并在活动中实施、体现。绘本活动《让谁先吃好呢》最后一个环节:迁移经验,请孩子说出生活中也可以按照大小、高矮、轻重、长短来排序?有的幼儿说:小朋友排队时也可以从矮到高排;月亮的变化有时是从小到大,有时又是从大到小的;举重运动员举重时,成绩相等时,体重轻的得胜。在设计数学活动《蜘蛛和糖果店》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故事情景为主线,让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一些数学经验去猜测、估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四、数学绘本为主,整合各科教学。

《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因此,在绘本数学教学时,我们注重了课程整合,把数学教学渗透到幼儿园各科教学中,使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如数学绘本《很特别的音乐故事》,孩子通过阅读绘本,知道音的高低、长短、拍子和节奏等构成音乐的很多要素在里面都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从而让孩子明白要完成优美的音乐,数学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选择绘本作为数学活动的素材,是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前提是需要教师的细心阅读,领会绘本故事所蕴含的寓意,进而挖掘其中的数学元素和情感,不能为了数学而阅读,用好数学绘本的重要准备就是要尊重原著,在情节和情感的依托下从阅读故事到学习数学,两者要相得益章。蕴含数学元素的绘本确实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拓宽了选材的范围,为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但是这样的绘本毕竟只是一部分,我们还是要关注孩子的生活,让数学成为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同时,不断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学得更主动,用得更灵活。 

打开小程序下载课件

🏷标签:浅谈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获奖活动论文 幼儿园

手机号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