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游戏中感知两组事物的一一对应关系。
2.通过游戏与操作加深对一一对应的理解,并尝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在同伴游戏中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有趣和有用。
重点难点
理解两组事物的一一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常见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幼儿会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能按照学号取水杯。
2.材料准备:①小兔子卡片、胡萝卜卡片、滑板车卡片各 4 张。②教师
用标记卡。③蝴蝶卡片 14 张,花朵卡片 6 张,在相应环节佩戴至幼儿胸前。
○4 统一规格矿泉水瓶(无盖)人手一份,分 5 组摆放至桌面,其中 2 组摆放
4 个瓶盖,另外 3 组摆放 5 个瓶盖。(材料准备以 20 人为参考)
3.环境准备: 草地背景图、菜地场景。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住着小动物的一家,是什么小动物呢(它们有着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一天,兔妈妈说,菜地里的蔬菜成熟了, 谁愿意和我去摘蔬菜呢?
二、初步感知一一对应,并尝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1.分配滑板车。
(1)小兔子的家离菜地有点远,小兔子们要骑滑板车。兔妈妈请小三班的老师和小朋友帮忙给小兔子分一分滑板车。出示标记卡,简单认识标记卡,并请小兔子在标记卡上排好队。
(2)教师为第一只小兔子分配滑板车,并说:一只小兔子对应一辆滑板车。
(3)请幼儿仿照教师的做法为其他小兔子分配滑板车,操作的同时说出:一只小兔子对应一辆滑板车。
(4)教师小结:一只小兔子对应一辆滑板车,这叫一一对应。
2.拔萝卜,巩固一一对应认知,并比较多少。
小兔子来到菜地,每只小兔子拔一根胡萝卜,借助标记卡做一一对应摆放,事先藏起一只小兔子。引导幼儿观察一一对应结果,并讨论小兔子与萝卜的多与少。
3.游戏“蝴蝶找花”,加深对一一对应的理解,并比较多少。
向幼儿随机发放花朵与蝴蝶卡片,请花朵上前站立并随风摆动,蝴蝶分组上前,歌唱《我的朋友在哪里》,在乐句结束时,找到一朵花,实现一一对应。(分一样多、少花、少蝴蝶三种情况)。
小结:一只小兔子对应一辆滑板车、一只小兔子对应一根胡萝卜、一只蝴蝶对应一朵花,都叫做一一对应。一一对应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两组物体的多与少,还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体验一一对应的有趣和有用。1.为每一个瓶子对应一个瓶盖。
指导要点:桌面有四条边,按照每条边对应一个小朋友的要求站好;按照每个小朋友对应一个瓶子的规则取到一个瓶子;一个瓶子对应一个瓶盖, 为瓶子盖上瓶盖。观察各自所在组是否有剩下的瓶盖或瓶子,并比较各自组瓶子与瓶盖的多少。
2.按学号取水杯。
(1)请两位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学号是几号,请其取到自己的水杯,并说明:我的学号是 xx,所以我要取 xx 号水杯。教师强调一个小朋友对应一个学号,一个学号对应一个水杯。
(2)幼儿分组取水杯并说出“我的学号是 xx,所以我要取 xx 号水杯”。
(3)幼儿开始饮水,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
1.幼儿送回水杯时,引导幼儿说出我的水杯是 xx 号,要放到 xx 号格子里。
2.鼓励幼儿找一找教室里常见事物的对应关系。
3.将游戏材料投放至区域,供幼儿继续操作。
活动总结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围绕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两个目标维度经过了反复思考与研讨;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围绕教学目标,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呈现形式,在各个细节自然融入了关于对应关系,通过第一课时的活动,幼儿对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了比较深的理解,为幼儿进一步运用一一
对应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建立了认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