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质教案大全】小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子

《会“唱歌”的瓶子》是幼师OK网整理的适合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设计意图,本次活动中,教师以“制造声音”为出发点,通过向瓶子里装入不同的东西来制作响瓶的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不同的东西装在瓶子里可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那么,都有哪些东西可以装在瓶子里制作成会“唱歌”的瓶子呢?

打开小程序下载课件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尝试,知道不同的物品装在瓶子里可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响瓶。

3.喜欢参与集体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能够利用发生的物品制作响瓶。

难点目标:知道不同的物品装在瓶子里可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黄豆、回形针、红枣、纸、棉花、瓶子、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玩瓶子引出活动。

1.初次玩,产生玩瓶子的兴趣。

(1)教师出示装了红枣的瓶子,请幼儿摇一摇、玩一玩。

(2)提问:“有声音吗?什么声音?为什么会有声音呢?”“瓶子里装了一颗红枣,快倒出来尝尝甜不甜!”“现在还有声音吗?为什么没有声音了?”       

2.小结:原来瓶子里装了东西才可能会有声音。

二.基本部分;藏藏、找找的游戏。

1.再次玩,探索瓶子里声音的秘密                                 

(1)猜一猜。教师出示三个不同颜色的瓶子,向幼儿介绍瓶子里三种不同的东西:红枣、黄豆和回形针。

然后,教师提出“猜一猜的任务:先来听听,声音一样吗?猜一猜,里面分别装的是什么?

幼儿操作后,教师梳理并小结:原来瓶子里装了不同的东西发岀的声音就可能会不同。

(2)做一做。提供黄豆、红枣、回形针、纸、棉花等辅助材料,请幼儿自选材料制作响瓶。

①会“唱歌”的响瓶。提问那些拿着能够发出声音的瓶子的幼儿:“是什么声音?里面装的是什么呢?一起看看!”

②不会“唱歌”的瓶子。提问那些拿着不能够发出声音的瓶子的幼儿“你的瓶子会‘唱歌’吗?为什么不会呢?你往里面装了东西吗?为什么装着棉花就没有声音呢?”(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小结:棉花很软、很轻,所以我们没听到声音。原来有的东西装在瓶子里能听到声音,有的东西装在瓶子里听不到声音。

三.结束部分;进一步玩,激发继续制作响瓶的兴趣。                 

1.激励幼儿说一说还可以在瓶子里放入什么东西,让它们变成会“唱歌”的瓶子。

2.鼓励幼儿到区域中继续尝试把石头、胶棒、棉球、铃铛、餐巾纸、玩具等分别放到瓶子里,看是否能制作成会“唱歌”的瓶子。与老师们分享自己的响瓶。

3.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利用响瓶打节奏唱歌。四.活动延伸

教师呈现两个都装满了黄豆的瓶子,但量不相同。

问题:听听它们的声音,一样吗?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为什么都是黄豆,声音却不同呢?

活动总结

幼儿对活动感兴趣,整个活动孩子们积极性都很高,能够掌握活动目标。但是在活动的导入部分,请幼儿玩瓶子的时候让幼儿多进行下探索瓶子的玩法,并进行观察,如瓶子放的是什么材料。同时老师的要求要明确,如瓶子怎样摇动才能唱出好听的歌。每个环节中的小结时候,要对孩子有个追问,引导孩子们说一说,不急于进行总结。在请幼儿上前操作时让孩子面对台下的小朋友。

总之,科学活动要让孩子多观察,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打开小程序下载课件

🏷标签:小班科学 幼儿园教案 科学教案 会唱歌的瓶子

手机号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