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塞龙舟、吃粽子等,其中端午节吃粽子,更是常见的传统习俗。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一传统的节日,我们开展了端午亲子主题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民俗活动,感受节日气氛,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欣赏讨论、制作、体验等多种形式发展想象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并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初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一、活动主题:“浓浓棕香,话端阳”——幼儿园主题亲子活动
二、活动时间:6月7日- 6月11日
三、活动目标
1.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 通过亲子共同欣赏讨论、制作、体验等多种形式发展孩子们想象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
3. 亲子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前准备:
1.环境准备:创设端午节背景墙:如:端阳节习俗知多少;班级门口挂艾草、创设班级端午手工墙:手工粽子、编五彩线等
2.家长准备:
²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²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²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² 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内容:
活动一:小小香包
活动目标:
1. 通过亲子观赏香包、制作香包,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
2. 通过活动感受节日的氛围,体验亲子的活动的快乐。
活动预备:
前期预备:幼儿和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香包。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教学准备:课件端午节的由来
材料预备:制作香包的香料,各种材质的布(纯色、花色),针线,棉花,彩色缎带,剪刀,各种彩纸,糖纸、包装纸
活动过程:
1. 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观看《端午节的由来》,导入课题。
² 师:“端午节是哪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几月几号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² 师:“ 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2. 请家长将课前了解到的端午节的习俗讲给大家听。(带香包,喝雄黄酒、长命缕、吃粽子、绿豆糕、炸油糕等)
² 家庭间相互分享收集的香包,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² 提问:“你看的香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制作出来的?有什么味道?佩戴香包有什么用呢?”
3. 教师出示制作香包的材料,示范香包的简易制作过程:
² 剪布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缝制——绑丝带
² 选择纯色布料剪成自己要的外形——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剪彩纸为各种外形粘贴装饰香包——绑丝带
² 剪糖纸或者包装纸——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扎眼——绑丝带
4. 亲子制作香包。
5. 将制作好的香包,亲子间带香包,共享制作的喜悦。
活动二:户外活动:亲子赛龙舟
活动目标:增强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与协作,并感受"划龙舟"的乐趣。
游戏玩法:
(1)小班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游戏。家长五个或八个为一组,曲腿坐下,幼儿面对家长坐在爸爸或妈妈的腿上或肚上,亲子的手握在一起,向前移动并且最先到达终点的家庭获胜。
(2)中班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游戏,四个家庭分成一组,每组幼儿和家长都蹲下,后面的"队员"拉着前面的"队员"的衣服往前划,哪一组幼儿先划到终点则获得胜利。
(3)大班幼儿与家长面对面的坐下来,相互将脚放在对方的屁股下面,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协调着向前"划行",先到达终点的家庭获得胜利。
活动建议:
1. 提前将家庭进行分组,并张贴出规则和分组名单。
2. 提前布置划分好起点和终点,因为游戏的活动方式,间隔不宜过长,二十米教适合。
3. 教师在游戏前可带家长和幼儿一起做《活动操》。
4. 进行游戏规则和玩法的演示,帮助幼儿及家长理解。也可以家庭为单位找空地先尝试练习再进行比赛。
活动三:实践活动:包粽子
活动目标:亲子共同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经验准备:家长有包粽子的经验。
活动过程:
1. 家庭间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师:“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幼儿说说: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2. 教师出示包粽子的材料,演示包粽子的方法。
3. 亲子体验包粽子
“小朋友们今天端午节,我们一起和爸爸妈妈包粽子,”“孩子们看看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亲子一起包粽子。
5、亲子品尝粽子。
活动四:系长命缕
活动认知:
长命缕,又名“续命缕”、“避兵缯”、“五色丝”、“长命寿线”“五色缕”、“朱索”等。据说是因屈原而起,可以驱除灾害。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 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长命缕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陕西风俗,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江苏高邮风俗六月六把他剪下丢到屋顶上,有歌诀:“六月六百索子剪掉撂上屋,喜鹊衔的作瓦屋” 。
活动准备:家长提前定制长命缕。或是幼儿园教师提前区域指导幼儿制作长命缕。
活动过程:
1. 教师与幼儿、家长说一说长命缕的习俗与知识。
2. 亲子互带长命缕、把平安喜乐戴在身上。
3. 幼儿与家长互送祝福的话。
4. 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