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幼儿园做活动邀请家长时,幼儿园老师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1.老师,不好意思,家里有点事,今天的活动去不了了;
2.是这样的,最近不好请假,这次就不参加了;
3.实在走不开,我让孩子他姑姑去吧;
工作繁忙、家务琐碎、筋疲力尽的年轻父母,常常无暇参加孩子幼儿园的一些活动。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家长们确实很辛苦,有时无法参加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家长也需要明白,参加幼儿园活动是了解孩子、转化教育观念、增进亲子感情的绝佳机会。如果缺席,表面上看无关紧要,但其实最伤害的是孩子!
家长不参加幼儿园活动会多方面影响孩子
1.孩子的表现与教学情况,无从了解
家长参与是为了让父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老师们可以将班上的教学内容、周计划贴在"父母园地"中,让家长了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或者召开家长会、家访、电话访等,与家长们沟通,共同设计教育对策,相互配合教育。
2.会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
过去,父母为了工作、生活,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手丢给老师,就一切不理了。但现在,随着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认识的提高,家园共育的思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付诸实践。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比老师更重要。
经常不参加幼儿园活动,对孩子心灵的创伤也很大,孩子变得内向,不会说话。
3.家长参与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是幼儿园对教育资源的积极利用。教师可以根据家长的职业特点将家长请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丰富孩子的知识。另外,孩子也会更快乐、更积极地参与活动、探求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又缩短了老师与家长、幼儿之间的距离。
4.家长参与可以丰富班级的教学内容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无论哪方面的内容都有助于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了,家长与教师的密切合作,并参与到教育孩子的行动中去,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5.家长的参与促使家长与教师产生互动
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能促使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一方面教师可运用专业素质影响或支持家长的教育行为,将幼儿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比如: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中中学会许多教育幼儿的技能技巧,学习到新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家长可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教师的视野。
6.家长的参与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经常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能够进一步增进父母、孩子双方的相互了解;同时也能让幼儿体验到与家人共同活动的乐趣,体会到亲人对自己成长的关爱,从而密切亲子关系;反之,当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的家人而未见自己的亲人来园参与活动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孤独、失落、悲伤的情感,会极大地伤害幼儿的自尊,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
幼儿园做好通知工作也很重要
家长没有顺利参加活动,也可能是幼儿园方面没有做好工作,所以,幼儿园前期沟通协调也是很重要的。
² 通知时间: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各位家长,确保家长们可以提前安排时间;
² 通知形式:老师们可以在班级微信群、家园联系栏、短信、书面通知等多种形式通知。防止家长无法及时获取通知信息。
² 通知内容:全面、清晰的向家长们说明活动的时间、地点、所需物品以及注意事项。
幼儿园举办各种活动的目的,在于拉近幼儿与家长、幼儿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实现家园共育。眼下,各园即将迎来大型节日活动,真诚希望广大家长抽出一点时间参加,不做旁观者!
不缺席活动,就是不缺席孩子成长。
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