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教师与过分溺爱孩子家长的沟通策略

所属分类:教育随笔 发布时间:2025-03-02 13:25:02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容易让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变成做事不讲规则,很容易懒散等行为,那么,教师应如何与过分溺爱孩子家长进行沟通?策略一,告诉家长不再任意满足孩子;策略二,告诉家长不再特别对待孩子;策略三,告诉家长不再特别关注孩子;策略四,告诉家长不再附加条件给孩子。

很多家长就知道溺爱孩子,却不知道什么是溺爱?更不知道溺爱对孩子产生的危害有多大。那我们首先来说说到底什么是溺爱?

溺爱就是剥夺了孩子原有的责任。例如

² 吃饭是孩子渐渐就能学会的事,甚至是动物的本能,有的孩子在完全可以自己吃的时候,可家长偏偏要喂,这就叫溺爱。

² 孩子摔倒了,家长去怪地不平,这也叫溺爱。

² 还有的家长无条件的满足孩子任何愿望与要求,这也叫溺爱。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过分溺爱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一是,过分溺爱容易造成孩子严重的挑食和偏食。由于孩子偏食,抵抗力降低,体质虚弱,造成体格和智力发育减慢。

二是,过分溺爱容易缺乏独立生活能力。造成孩子胆小、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不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受不住任何打击,无法成大器。

三是,过分溺爱还会变成做事不讲规则,很容易懒散,恨不得连吃喝拉撒都要父母给代而为之,他眼里没有别人,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不知道让步,没有宽容心。

四是,过分溺爱还会养成“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有的父母怕孩子受欺侮,不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使孩子变得,不懂得友爱,不会与人相处,缺乏集体观念和责任感。

 最后我们来说说,老师与过分溺爱孩子家长的沟通策略:

策略一,告诉家长不再任意满足孩子。

² 有些家长基本上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如果不给,孩子就会哭闹,所以就形成了一要就给的习惯,老师要告诉家长从现在开始,学着拒绝孩子,不再轻易满足他,让他自己学会思考。

 策略二,告诉家长不再特别对待孩子。

² 有些家长把孩子放在家庭中最最重要的位置,任何人都没有孩子重要,觉得这样理所当然。老师要告诉家长从现在开始,不再特别对待孩子,家人吃什么孩子就吃什么,家人做什么孩子也可以试着去做,不要再区别对待了。

 策略三,告诉家长不再特别关注孩子。

² 孩子虽然离不开监护,但很多时候孩子是可以独立做自己的事情的,比如自己一个人玩游戏,一个人看书或者是一个人做手工等。老师要告诉家长从现在开始,可以将孩子放在独立的状态,只要监护好就可以。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下次当孩子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时,在院子里玩水时,家长可以在一旁默默关注,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

 策略四,告诉家长不再附加条件给孩子。

² 有的家长在让孩子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哄着,比如吃饭时就会说,你好好吃饭,过会可以玩手机;又比如睡午觉的时候就会说,你好好睡觉,过会给你吃什么等等。老师要告诉家长从现在开始,规定好孩子做事的要求,不再附加条件,一次两次没效果,只要坚持一定能有好的结果的。

幼师AI智能创作工具

一键生成教案、观察记录、发言稿,提升幼师工作效率。
接入deepseek大模型,智能生成各类教学文档,让您专注幼儿教育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