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盥洗主要包括入厕、整理、洗手、漱口、刷牙等活动,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
由于家庭和幼儿园的入厕环境不太一致,有时候会给部分幼儿带来一些心理负担,还有幼儿因为不愿意暂停游戏而选择憋住。有时候还会因为教师没有及时站位而变成幼儿的游戏小空间。大家应该都曾经发现过,有的幼儿到盥洗室溜达一圈就出来,纯粹是为了聊天,有的幼儿几秒钟就洗完手,甚至手上还有肥皂泡,因此,如何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打造游戏的盥洗活动呢?
参与盥洗室的环境布置。请幼儿自己来设计卫生间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标志,张贴在合适的地方,刷牙步骤图,设计便后冲水的提示图卡,中小班还可以设计便后塞衣服的方法……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布置环境,让卫生间充满童趣,帮助幼儿逐渐适应环境。
大带小,满足成就感。可以鼓励中大班的幼儿当哥哥姐姐到小班帮助弟弟妹妹学习洗手的方法,一方面帮助弟弟妹妹学习洗手,一方面帮助哥哥姐姐建立成就感,当然我们不太能每天这样执行,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利用值日生来进行互相帮助。
杜绝消极等待,做有意思的事情。有的老师会在活动结束后说:孩子们去小便吧,但是实际上是不合时宜的,尤其中大班幼儿已经开始有性别意识了,男女孩尽量分开入厕,即使是小班幼儿也不适合,因为一般我们在的卫生间都不能满足一人一坑,即使幼儿在卫生间也是消极等待,何不让幼儿在这个时间段游戏起来呢?建议老师们可以在这个时间请幼儿玩一会手头玩具或者是在楼道观察自然角、进行自然角的观察记录、中大班幼儿还可以进行新闻播放等,总之我们的原则是,不要消极的等待,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幼儿共同探究小游戏,把小时间利用起来。
这样我们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能串联起来了。如果是三位教师站位是活动室、卫生间、盥洗室;如果是两位老师站位是活动室、盥洗室和卫生间中间两边都能看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