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教师在家园合作中的新沟通技能方法

所属分类:幼儿园资讯管理 发布时间:2025-03-12 09:25:01
学会沟通在家园合作中很重要,如何聚焦家园合作中的新的沟通技能呢?可从以下几点入手:1.表达能力;2.倾听能力;3.控制能力;4.解决问题能力。

沟通最早源于《左传》,意为开沟而使两水相通。后用形容彼此联通或疏通彼此。现在也有传达、传递、传播、传输、传送等意思,交流思想、情感、信息,也有交往、交际的意思。

合作是个体或群体之间为打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行动从联合行动。(《辞海》)合作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由两个以上个体共同完成某一行为,是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为。(《心理学大词典》),美国社会学家弗里恩德和库克指出,人际间的合作是至少两个相互平等的当事方直接互动方式,她们因为有共同目标而自愿参与、共同决策。

基于以上理解,家园合作中的沟通新技能必须进一步强调。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正式将沟通能力纳入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标准体系。指出幼儿园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教师的沟通能力也是家园合作、互动、共育的重要条件。教师的沟通能力是有结构的,包括认知、行为、倾向、情感、语言、表现等。

教师面对家长的不认同、不信任、不配合等问题,如何聚焦家园合作中的新的沟通技能呢?

1.表达能力

借助于语言能够找到准确的方式将想表达的内容传递给对方。社会心理学强调信息发出到信息接收过程,表达能力起决定作用。

明确表达,不含糊

正向表达,不否定

指出问题,不隐瞒

2.倾听能力

能够积极主动倾听和合理反馈的能力。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倾听”的意思是:细心地听取。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曾说:“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哪个教室里有不会倾听的学生,一定有不会倾听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学生。

倾听作为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是以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倾听更是一种有效和积极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教师应该做倾听的先行者。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以下三种倾听。

倾听需求:有的放矢

倾听见解:形成共识

倾听情感:同理共情

善于倾听的人,更容易学习到东西,更容易被别人所接纳。不管是否接受对方谈话内容,但一定要尊重对方说话的权利。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学会倾听,是教师成熟的开始,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前提。

3.控制能力

可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认识,对自己的情绪情感进行合理化解的能力。一般我们称之为情绪智力,教师在幼儿园工作过程中对个体情绪感知、理解、控制情感信息和运用能力,包括自我情绪评估能力、他人情绪评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情绪运用能力。教师的情绪智力是教师心理能力的特殊形式,影响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感知,并据此调控和运用自己的情绪能力,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还促进个体在组织中与他人良性互动与沟通,改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氛围。

教师的情绪智力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理解力,直接影响工作质量、教育教育额效果、协调与沟通能力等。

4.解决问题能力

能对沟通中突发事件给予及时处理的能力。主动沟通的真诚性、沟通内容的真实性、沟通的可领会性、沟通效果的正确性。

 “非暴力沟通”由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具体说来,观察即是留心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客观准确地陈述事实;感受即是对于当下发生的这件事,你的情感态度如何;需要是感受的根源,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语言,连结身体的变化,挖掘内心的需要;借助具体、明确的描述,提出可以满足需要的请求。

家园合作沟通中解决问题应做到:

适度妥协,留有空间

寻求帮助,主动化解

针对问题,实事求是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