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期,倡导融合教育的背景下,特殊儿童的教育不仅需要普通教育机构,更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展开通力合作,挑选和培育家庭与社区联合这种最积极的形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提出特殊教育的工作任务是支持普通幼儿园创设条件接收残疾儿童,即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成为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工作任务。
家长的资源联合和教学事业工作人员的紧密结合,往往是促进孩子获得良好学前教育的来源基础,家长的结合是学前教育事业的支柱性力量,家长资源形成力量联动,可能会打破普通学前儿童和特殊需求学前儿童就学问题的壁垒,消除普通孩子与特殊需求孩子之间的认知矛盾,降低特殊需求学儿童因特殊需求无法满足而产生的求学艰难性,增加其对于特殊群体的理解性和接纳性,使其包纳理解成为特殊需求儿童群体走向人群的第一步拥护力量,降低儿童受教环境的条件差距和对待差距,进一步推动特殊儿童教育发展。
针对特殊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呢?
1.观察。对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譬如,自闭症儿童,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生病变而引起的一种精神上的综合症,对儿童的成长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未来的发展存在障碍。自闭症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方面比较明显将自己与他人进行隔离,还有就是语言表达比较困难,个人行为有时候不受控制等等。这类儿童的性格往往有语言交流、社会交往能力、知觉反应慢、兴趣及行为异常、心智与技能发展缓慢等等障碍问题。
2.接纳。接纳家长,建立真诚、信任的关系。每个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可爱的天使,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儿童。特殊儿童的家长,承受着社会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帮助。
3.环境。特殊儿童的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进行融合教育的前提,首先要与家长沟通,并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营造融合的家园环境。
4.课程。建构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从办园理念开始进行顶层设计。
5.资源。平等的使用幼儿园资源,建构幼儿园特殊教育课程;也要引进专门的特殊教育资源。华东师范大学屈慧欣专门进行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模式的研究 ——基于ASD倾向儿童的个案研究明确,第三方介入能有效促进ASD倾向儿童接受学前融合教育;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优化第三方介入模式要以教育有效性为前提。
6.指导。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至关重要。譬如,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弱于普通儿童,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更为强烈,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更弱,情绪往往不受控制,也不懂得与同伴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需要正强化、情绪冷处理、延迟满足、无条件关注等情感关怀与指导。自闭症幼儿进行一日生活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在保证正常幼儿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兼顾好自闭症幼儿的发展。
7.学习。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探索。补充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具备良好的融合教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