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小班班级计划-案例

所属分类:评语计划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27 18:08:37
班级工作计划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和实施班级工作计划,可以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

 

一. 本班现状分析

1. 幼儿现状分析

本班幼儿共计26名, 18名从托班升入小班,8名新生。

优势:

1)健康方面:

幼儿情绪稳定,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逐渐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常规习惯,能正确的洗手、擦手、餐后漱口,主动收拾玩具,并且有了初步自我服务意识,大部分孩子都能独自进餐,独立入厕、自己穿脱鞋、在成人的帮助下穿脱衣服。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逐渐喜欢参加户外活动,大肌肉动作逐渐协调,如,跳、爬、跑等,幼儿体质有所增强。

2)语言方面

幼儿逐渐喜欢用言语与他人交往。能够听懂日常用语,并给与积极地应答,喜欢听故事,愿意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想法,能在大家面前用言语表现自己。英语学习兴趣很高,能主动的说唱英文儿歌。

3)社会方面

幼儿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开始有与他人、同伴交往的愿望,对亲人、老师、同伴能产生亲近感。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并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

4)科学方面

幼儿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够产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感知一些自然现象,如下雨、下雪、打雷、刮风、季节更替等。岁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能做简单的分类,配对、排序,认识简单的形状,能比较5以内的数,能辨别方位:上、下。

5)艺术方面

幼儿喜欢参加美工和音乐活动,能初步感知音乐的快慢,强弱,愿意用涂鸦、撕纸、玩色、捏泥等方法表现自己。大部分幼儿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

不足:

1) 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常规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独立穿脱衣服,,叠衣服、玩具收放到位等。

2) 幼儿还不太会与同伴交往,不愿意与人分享,易发生争执。

3) 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不是很强烈,不会看书。

4) 幼儿发展还很不平衡,如,行为问题、动作发展不协调的语言发展缓慢的等等,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引导。

2. 教师现状分析

本班四名教师,两名老师跟班,两名新教师。

优势:

本班教师年轻,有活力,对孩子充满爱心,有责任感。有的教师对班级的整体状况比较了解,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的老师有着二十多年保育经验,对工作细心、有耐心、对幼儿的照顾无微不至。四位老师无论是从年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上都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很好的组合。

努力方向:

1) 继续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关注幼儿的需求,给予适时地应答,一边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2)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育实践的能力。

3) 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给予幼儿积极的引导。

 

二. 工作重点

1. 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2. 开展社会性方面的研究。

3. 提高幼儿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

4. 创设丰富的环境,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5.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三. 工作任务及措施

 

1. 生活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措施

1) 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加强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引导幼儿争当最讲礼貌的小朋友

2) 在日常生活活动与发挥墙饰的互动作用中,引导幼儿按顺序完成来园四件事:问好、搬椅子、洗手挂毛巾、喝盐水放水杯。

3) 在日常生活活动与主题活动——玩具的家及游戏中,引导幼儿把玩具收放到位。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的措施

1) 在日常生活活动和主题活动——我会刷牙中,采用儿歌和游戏等方法,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 利用日常生活活动和活动区中的操作材料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熟练使用小勺,学习系扣。

3) 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用餐时自己端饭,鼓励幼儿为同伴服务,为通吧你发勺,拉椅子。

4) 家园合作,通过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用儿歌逐渐指导幼儿自己塞衣服、拉拉锁。

2. 教学活动

通过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的措施

1) 通过主题活动——我爱我班,引导幼儿认识新环境,激发幼儿对班级、对同伴、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知道爱护班里的东西。

2) 通过主题活动——秋天在哪里,冬天来了,引导幼儿感知季节的变化,通过相应活动引发幼儿积极探索,感受季节的主要特征。

3) 通过主题活动——我最棒,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让幼儿体验被肯定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加强社会性教育和个性化阅读的研究,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措施:

1) 通过主题活动——我爱我班,使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在幼儿园里感到温暖、安全和快乐。

2) 通过游戏及大带小活动,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初步学习与人分享的快乐。

3) 根据幼儿的不同现状,通过材料的提供,环境的创设,以及教师的引导,促进幼儿喜欢阅读并使幼儿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3. 区域活动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种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措施:

1) 通过墙饰激发幼儿的活动欲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

2) 通过区域材料的暗示作用,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和探索。

3) 教师根据幼儿的个性和表现提供可选的活动与材料,并实施进行指导,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鼓励幼儿探索各种区域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的措施

1) 提供机会,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区域材料的使用方法,适时介入。

2) 通过儿歌和标记瘾大噢哟而正确的收放玩具和图书。

注意发挥同伴资源的作用,鼓励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幼儿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措施:

1) 在各区域为幼儿提供展示的平台,引导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 通过班级间的互相展示,鼓励幼儿表现自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 户外活动

通过游戏和材料的引导,激发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的措施;

1)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材料,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2) 通过一物多玩的活动,激发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做走、跑、双脚跳、单脚跳、扔等动作,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增大幼儿的运动量。加强对肥胖儿的管理措施:

1) 用游戏引发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鼓励孩子多运动。

2) 争取家长配合,在家在园共同做好饮食的控制。

5. 家长工作

加强沟通,保持信息畅通的措施:

1) 通过家长栏向家长推荐一些育儿经验,及时交流、反馈。

2) 通过家长信箱及时收取家长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3) 充分运用面谈、电话、联系本,预约等交流方式,尤其是要发挥网络的作用,及时对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反馈。

4) 做好每月的开放活动,增强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

与家长配合,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措施:

1) 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家、在园鼓励幼儿按正确顺序穿脱衣服、独立进餐、刷牙、正确使用勺子等。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卫生习惯的培养:每天保持服装干净整洁,不吃手指。定时大小便,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等。

鼓励家长参与家长助教活动,发挥家长特长,增强亲子关系的措施

1) 向家长介绍本学期家长助教活动的重点——民间童谣及游戏。

2) 鼓励退休的爷爷奶奶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3) 随时与家长沟通,吸取好的意见和建议,一起备课。活动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积累经验做好下一次活动。

 

四. 班级管理

1. 和班级成员一起研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明确班级成员的职责分工,团结一致促进班级发展。

2. 鼓励班级成员积极献计献策,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制定更详尽、更贴近幼儿生活的生活和教育活动计划。

3. 鼓励班级成员发挥自己的特长,互相帮助,促进个人和班级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4. 组织好每次班会活动,明确每一阶段的目标和要求,鼓励班级成员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

 

五. 月工作安排

8月

1. 与新生、假期休息的幼儿联系,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2. 召开班会,确定学期重点。

3. 创设温馨的环境,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9月

1. 稳定新生的情绪。

2.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的目标

3. 与幼儿、家长一起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生活学习环境,丰富区域活动材料。

4. 学习新操舞

5. 结合日常的工作,对幼儿进行初测。

10月

1. 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继续丰富和调整各个区域的活动材料

2. 丰富户外活动材料,引导幼儿的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3. 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季节的变化。

11月

1. 巩固幼儿的生活常规,引导幼儿学习卷袖子,擦手和抹油的正确方法。

2. 开展户外运动比赛,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幼儿不怕冷,坚持上幼儿园。

12月

1) 通过游戏及教育活动,鼓励幼儿自己塞衣服,拉拉锁。

2) 开展新年庆祝活动

3) 冬锻测查

1月

1) 结合日常的观察,对幼儿进行测查评估

2) 总结班级工作。

 

案例点评

优点:

1. 对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定位符合本班幼儿实际。这个班的孩子多数是由小托班升上来的。由于本班教师在上学期工作中,注意积累对幼儿的观察,了解并在上期末开展了对幼儿的测查评估,因此对幼儿的基本情况分析得较为细致,为确定本班的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计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及措施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纲要》《指南》中对小班幼儿的要求,其针对性很强。

2. 面向全体幼儿,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在计划中也能清楚地看到,对肥胖幼儿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办法,反映出教师对新纲要精神的理解。

3. 重视家长资源的利用。计划中,家长工作方式灵活多样,并鼓励家长参与助教活动,达到了家园共育的目的。

 

问题:

1. 在区域活动的措施中,除了“根据幼儿的个性和表现提供可选择的活动与材料”外,还应考虑材料的丰富性。这是因为:丰富性与可选性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材料丰富了,才有可能让幼儿有选择的余地;只有材料有趣、好玩、又便于操作,幼儿才有可能生动地、不断地与材料互动,从而让孩子从自身的学习中得到发展。

2. 在教师现状分析中提到了教师“努力的方向”,而在班级管理中,缺乏与之呼应的措施。如果在每次班会中开展一些诸如:怎样观察孩子的表现、怎样提高教育的应变能力、怎样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怎样去发现和筛选幼儿活动中有价值的“点”?等专题的讨论和研究,就更好了。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小班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