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离焦虑”程度解析
其实, 90%以上的孩子在入园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反应,这是从未长时间离开亲人的学龄前儿童一种正常和普遍的现象。
当孩子第一次离开家长温暖的怀抱,独自进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这段走向独立的成长过程难免让他们感到痛苦和害怕。但是只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相互信任,并让这种信任感染孩子,给以支持,这样孩子在进入幼儿园这个全新的环境时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一、幼儿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通过观察把幼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² 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²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²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现
二、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程度解析
通常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程度分为了以下五个级别:
n 一级:毫不焦虑
² 表现:这样的孩子十分罕见,一个幼儿园里面不会超过3-5
个。他们不但不焦虑,对于上幼儿园似乎还特别的期待,甚至会吵着妈妈带他去幼儿园找小朋友玩。开学后,别的孩子都在哭闹,还会主动帮助老师安慰别的小朋友。
² 解析:能有这样的效果肯定和家长前期的准备有较大关系。比如:之前经常来幼儿园参加各种活动,对幼儿园及老师均比较熟悉,同时也被幼儿园的很多玩具所吸引,对幼儿园充满着渴望。
n 二级:轻微焦虑
² 表现:大部分时间都没事。本来还笑嘻嘻的,一谈到上幼儿园就会心情不太好,偶尔会发脾气,去幼儿园时尽管有些不舍,但真去了也就没事了。
² 解析:这种类型的幼儿适应力会比较强,可以买一些关于上幼儿园的绘本和孩子一起看,绘本的图画温馨、俏皮,内容也都是关于化解孩子对于上幼儿园的担忧和顾虑,在家长的陪伴下,有针对性讲解会产生很不错的效果。
n 三级:一般焦虑
² 表现:会当着大人的面假装不舒服,诸如问“迟到了,幼儿园的门是不是就不让进了?”“来晚了,会不会没有早饭啦” 的各种试探不用去幼儿园的办法。入园的前几天,总是抱怨自己不舒服,捂着肚子说自己病了,生病就不用去幼儿园了。
² 解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幼儿,一部分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对陌生环境和老师的不熟悉、
不信任。最忌讳的是,用各种语言暗示孩子如果不去幼儿园,老师就不喜欢你了,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焦虑。
n 四级:十分焦虑
² 表现:随着开学的临近发现孩子的精神很萎靡,之前喜欢的东西、爱干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食欲也不如从前了,晚上甚至会出现失眠、做噩梦、哭闹的情况。
² 解析: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孩子内在的心理能量比较弱,对家庭环境有严重的依赖。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在充分关怀之余,更要多多鼓励孩子社交,增加自信,可以常说“你们班的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你,你要是不去幼儿园,他们一定会想你的”。
n 五级:严重焦虑
² 表现:入园焦虑特别严重的情况是真的会导致孩子的身体出现问题。九月份开学的时候,正值夏秋转变的时候,流感、手足口多发。孩子如果长时间的抑郁、大哭是很容易导致支气管炎等疾病。
解析:遇见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及时就医,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与幼儿园的老师积极配合,因为孩子持续长时间的哭闹是有其背后的原因的,老师通过细心的观察往往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家园合力、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多多沟通,是缓解严重焦虑幼儿的最好方法。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