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领域指导
美术绘画教学活动指导策略
- 文案 -
一、幼儿美术绘画教育活动的指导方法
1. 观察法:启发幼儿观察物像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事物间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等,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1)直接观察:教师为了使幼儿获得对周围生活的丰富印象,借助与事物的直接接触来观察事物的方法。例如: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花卉,树叶四季颜色的变化,各种交通工具等。
2)间接观察:包括标本式观察和图片式观察,通过标本来获得对该物像的感性认识,如:昆虫、飞禽的标本;借助书中的图片或挂图以及教师的示范画让幼儿观察物像的方法。
3)观察要求:观察的目的要明确;选择适合幼儿观察的对象;组织幼儿观察的方法要丰富多样,图片、标本、多媒体等。
2.练习法:
1)绘画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练习和操作才能掌握。
2)幼儿对绘画常常兴趣浓厚,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轻松自然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玩玩中进行各种形式的绘画练习,从而熟练地掌握绘画技能。
3)运用练习法时应注意活动要富于情趣性。
3.实际体验法
让幼儿尽量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多通道地去感知事物,通过摸、看、闻、尝、听等动作来了解物体的各种特性。例如:画苹果,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尝一尝等多种动作来充分认识苹果后再描绘它。
4.联想法
教师用故事、实物或对事物的“联想”,把幼儿引进想象的世界,让幼儿以实际生活经验为根据,从中记忆、感触、思考和创作。
1)教师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幼儿联想的材料:一首乐曲、一个故事、一条曲线等,引起幼儿想象的兴趣和动机。
2)通过联想,塑造出各种不同的形象,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5.范例演示法
范例是美术教育活动中所需的直观教具,是幼儿学习描绘各种物像的参照物,图片、标本、模型及教师的范画均可作为范例,选择范例的要求:
1)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为幼儿理解和掌握。
2)形象鲜明、色彩和谐、大小恰当,反映物像的基本特征。
3)富于美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兴趣。
4)形式多样化,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事物的面貌,开阔幼儿的思路。
二、美术绘画教育活动中班级教师的有效合作
1.教学活动前——共同备课
² 主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目标与班级教师一同讨论并确定活动主要内容。
² 三人一起制定目标以及重点、难点。
² 设计活动过程,模课、寻找问题、再次调整、确定内容。
2.教学准备:
1)教师的绘画技能。
2)范例:教师绘画、图片、下载、制作课件等。
3)准备幼儿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3.教学活动之中——协作默契
² 每位教师充分了解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² 围绕目标合作和协作,引导幼儿融入到整个活动中。
² 配班教师关注现场的活动情况,例如:个体差异、个别幼儿等,及时的提示与引导。
² 共同培养活动常规,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4.教学活动之后——反思调整
² 分别反思与梳理活动。
² 针对建议进行剖析,选择原因。
² 根据问题制定解决方法并分工实施。
² 进行不定时的汇总与小结。
三、撰写观察记录与教学反思
1.撰写观察记录
² 确定观察对象;
² 观察的目的;
² 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
² 分析行为表现背后的问题;
² 改进措施。
2.教学反思
1)反思目标
是否根据幼儿实际水平和具体活动内容制定。
活动是否完成目标。
2)反思准备
² 教师自身素质低准备:绘画技能、本次活动技能准备。
² 材料是否丰富、适宜。
3)反思活动过程
² 教师是否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² 活动是否体现整合性,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
² 幼儿绘画技能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幼儿美术绘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1.要重视幼儿的“心灵感悟”,采用多种绘画形式,让幼儿自由表现。
1)采用各种形式,不要局限于一支笔一张纸的绘画,不要
采用固定不变的示范讲解模式。
2)刮画、彩墨画、手印画、写生、实物临摹等等都可以作
为手段为内容服务,让幼儿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2.要注重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避免几种不妥的做法,使幼儿乐在其中。
1)不要墨守常规,每一次活动都以上课的形式进行,讲究
过程的规范:观察——讲解——作画——评价。幼儿绘画的
动机是出于游戏的愿望,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游戏的手段,安
排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变换形式,才能给幼儿的创作活
动带来乐趣。
2)组织活动时,不要太注重结果,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注重过程体验,考虑幼儿的情感倾向。
3)要强调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读懂幼儿的作品,走进幼儿的心灵。
3.绘画要真实地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
1)绘画中表现的内容应该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体现出幼儿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的情感。
3)不能只注重技法、技巧的学习而忽略观察、感受生活的
这一重要环节。例如:爱祖国就画天安门;“和平”就一定要画和平鸽或者各国小朋友手拉手站在地球上等。
4.教师在看待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用欣赏和发现多方位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和创造的欲望。
1)教师要善于发现作品是否有个性特点,表现出一定创造力。
2)在绘画作品中要看到是否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是否
表现出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表现出别人没有表现过的内容。
3)要观察幼儿是否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美术绘画教育活动,教师要了解美术绘画活动的内容、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运用多种材料与绘画形式表现美的能力;同时将绘画活动与多种领域整合,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