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指导
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内容与依据
一、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内容
1.自我意识
1)对自己表面特征的认识;
2)对自己有缺点的认识;
3)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
4)了解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敢于大胆提问;
5)逐步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自我;
6)学会独立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形成初步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
2.人际交往
1)了解父母和亲人的工作和工作场所;
2)关心、理解幼儿园的同伴和老师,愿意与他们共同友好地进行各种活动;
3)了解其他公共场所服务的人们的劳动,如社区的清洁工人,知道他们的劳动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和愉悦,懂得尊重劳动的人和他们的劳动;
4)培养幼儿关心、理解、尊重和赞赏他人的态度;
5)鼓励幼儿积极交往,指导学习并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
3.社会环境
1)家庭:知道家庭主要成员的称呼、姓名,家庭成员与自
己的关系及一些邻里关系,家庭的主要设施、家庭住址、电话等。
2)幼儿园:知道名称、地址、班级、小组、基本的集体活
动规范、幼儿园工作人员及其与自己的关系,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等。
3)社区:知道社区主要机构名称、工作人员及主要工作、
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4)交通工具和设施:知道水、陆、空交通工具及辅助设施等。
5)国家及民族:知道主要省、市、县、街道、门牌等名称;知道国名、认识国旗,知道首都及部分主要城市。
4.社会规范
游戏规则;学习活动规则;家庭生活规则;购物规则;
乘车规则;行路规则;公共场所的文明礼貌;道德规范;
5.多元文化
1)民族文化:了解中国的文字、文学、传统民俗节日、民
族风情、民间工艺、历史等。
世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了解感受他们在肤色、
语言、生活习惯、文化风俗习惯等,能够以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二、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
1.教育目标是社会领域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
1)课程目标是课程系统运行、课程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目标是一切课程活动的指针,选择课程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必然地受到课程目标的指导和制约。
2)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努力避免对教育目标的遗
漏、偏倾及无效重复,而应力争使所选的课程内容能最有效
地实现教育目标。
2.社会现实
1)幼儿通过现实生活及其表象增进社会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完善社会行为。例如:幼儿对社会机构、社会成员、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的感知、理解,都是通过具体的社会现实生活来认知的。
2)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了解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使课程内容真正成为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的内容,使课程内容起到引导幼儿主动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的作用。例如:如何对待利益,对待友情,面对危机,竞争与合作以及如何确立人生理想等。
3.幼儿的发展
1)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的能力,制约着幼儿园社会
领域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应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适当扩展,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
2)幼儿的经验和发展,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在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时,一定要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发展的不同侧面,使课程内容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