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制度
幼儿园安全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和幼儿的不同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重点分层次地确定安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利用幼儿园教育阵地,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培训工作。
一、对幼儿的教育
1. 教育目标:
² 让幼儿初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知道在园内、园外的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常见事故,掌握在危险情况下的避险方法,初步具备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
2. 教育内容
1) 交通安全教育
² 遵守交通规则,识别交通信号、标志,初步掌握安全乘车、乘船、乘机的知识,知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2) 消防安全教育
² 了解火灾类型和起火原因的简单知识,养成不玩火、不玩打火机、不随便燃放烟花爆竹等良好习惯,知道火灾报警方式。初步掌握在公共场所火灾中逃生的自救常识。
3) 食品卫生教育
² 不吃腐烂食品,不随便买零食,懂得简单的食物中毒预防知识,知道医疗急救电话。
4)简单的体育运动安全知识教育。
5)防地震及它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
6)知道和处置常见动植物伤害的简单知识。
7)饮水卫生知识。
8)预防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9)纪律教育
² 要公众或集体场合,听从老师指挥,不乱走、乱跑、不拥挤打闹。
二、对教师员工的安全培训
1. 教育目标
² 关心爱护幼儿,认真履行保护幼儿安全的职责,落实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使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依法治“安”的法制观念,熟悉并自觉遵守涉及安全的法规、规定,熟练掌握各类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具备准确分析安全与危险的判断能力,在紧急状况下组织幼儿逃生避险的应急能力。
2. 教育形式
1) 每年以创办消防知识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 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
3) 各部门应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 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使用人员应进行实地演示和培训。
5) 对教职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培训及实战演练。
3. 教育内容
1) 责任意识教育
² 园长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其他教职员工是相关责任人。
2) 法制意识教育
3) 交通安全教育
² 组织幼儿安全乘坐交通工具,不在交通危险地区搞活动,在交通事故中迅速组织幼儿自救。
4) 消防安全教育
² 掌握各种防火知识并能有效告知幼儿,了解不同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在火灾中迅速组织幼儿逃生避险。
5) 食品卫生和防疫教育。
² 分辨常见传染病并了解其预防办法。
6) 保护幼儿在劳动、体育、竞赛时人身安全的知识教育。
7) 组织幼儿在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时迅速逃生避险,实行自救自护,并求得援助的安全知识和能力的教育。
8) 爱护幼儿、关心幼儿的师德教育。
4. 安全宣传
² 幼儿园应采取公众号、微课、家长群、家园共育栏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配合教师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