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珠散步》优秀获奖教案

所属分类:小班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1-04-13 15:38:43
《小珠散步》这一堂活动来源于孩子们自身感兴趣的魔术,寻找“小珠散步”魔术的奥秘,补充完整的魔术图谱。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本节课由幼师OK网小编整理,以下是教案完整内容。

设计意图

在一次游戏分享中,胡越翔小朋友表演的魔术“不见了的大拇指”引起了孩子们的聚焦关注,经常听到孩子们讨论、玩变魔术的游戏;很多孩子甚至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查询、学习一些小魔术,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分享;“魔术潮流”在我们流行起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在《指南》的精神引领下,抓住幼儿对于“变魔术”的关注点与兴趣点,结合本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语言发展特点,在幼儿园园本科探课程的支撑、融合下生成了本次集语言、魔术、探究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活动,拟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以及幼儿主动探究能力、抗挫折能力的发展,探究出更适合幼儿、更有特色的探究类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主动探究,寻找“小珠散步”魔术的奥秘,补充完整的魔术图谱。

2、愿意用普通话大声,清晰的念读完整的魔术儿歌。

3、感受魔术的神秘感、体验经历失败后成功完成魔术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补充完整图谱,并能用普通话清晰、大声的念读

难点:探究《小珠散步》魔术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有一定主动探究的能力以及抗受挫能力

2、物质准备:绿色、蓝色、紫色纸杯若干、小圆球若干、魔术图谱卡(儿歌)、各色方向小卡纸、水彩笔一盒、轻音乐一段、黑板、魔术视频两段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小魔术《小绒球的魔法》,吸引幼儿注意力。

2、以“小哥哥的新魔术”导入,引起幼儿对《小珠散步》魔术的兴趣。

教师:有一个小哥哥想要变一个更神奇的魔术,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主探索变《小珠散步》的魔术,教师巡回观察。

2、幼儿分享第一次变魔术的感受。

教师:你们的魔术成功了么?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教师:我们再请变魔术的小哥哥出来,看一看,这个魔术要怎么才能变出来——

3、幼儿看魔术的第二段视频,导入魔术儿歌。

教师:对啦,魔术小哥哥除了做了一些动作,还念了一首魔术儿歌,我们一块再听听这首魔术儿歌——

3、出示《小珠散步》的提示图谱卡,引导幼儿补充,并念读。

A、幼儿根据提示,自主补充完整图谱。

教师:你记得那些儿歌内容呢,说一说——

B、引导幼儿完整念读图谱。

教师:我来听一听谁的魔术儿歌念得最棒——

5、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究魔术并进行分享(念魔术儿歌)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已经记住了魔术儿歌;现在谁来试一试能不能成功的变出魔术——(个别幼儿尝试,示范)

6、教师揭秘魔术的奥秘,幼儿最后一次探究尝试。

教师:小朋友现在仔细看,我变魔术有什么和你们做得比一样的,仔细看哦——(示范,故意魔术破绽,让幼儿发现魔术的奥秘)

三、结束部分

1、以魔术表演结束活动

教师:我们都学会了这个魔术,现在一块去给其他小朋友表演这个棒棒的魔术吧。

2、听音乐,引导幼儿整理游戏材料。

活动反思

《小珠散步》这一堂活动来源于孩子们自身感兴趣的魔术,所以孩子们对于活动很感兴趣,参与、投入度很高;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用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语言或者动作,或者提一些孩子们更感兴趣的问题,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能很快集中,进行有效的分享;教师的手势语还可以更夸张一点。

对于图谱探究的过程,可以将准备一份大图谱优化为准备若干份小图谱,让幼儿可以分组补充、讨论;最后进行分享,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整个活动结束后,活动目标都能达成,孩子们的语言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动,活动是有效的。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小班科学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