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半日活动方案《奇妙的球》一等奖范文

所属分类:活动和游戏方案 发布时间:2025-01-31 16:28:28
这是一节与圆形有关的半日活动,通过让幼儿体验与“球”有关游戏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引领幼儿在观察、操作、探究中感知圆形的构成及特征。

时间

2019年3月26日

地点

幼儿园园内

活动目标

1、体验与“球”有关游戏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引领幼儿在观察、操作、探究中感知圆形的构成及特征,

3、知道圆形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合理定制自己的“奇妙的球”活动计划,

活动准备

1.制作好“奇妙的球”活动预告,向家长微信群发送。

2.布置好教室环境:各类区域里均放入关于球的操作材料,户外玩具呈现各种各样的球类用品,主题墙上张贴的《可爱的羊角球》、《球类总动员》《球类运动》。

3.幼儿收集生活中的球类物品。

4.了解什么是“像球的物品”“球类游戏”。

 具体活动方案及流程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球是一种特殊的形状,其圆溜溜的外形和可以随意滚动的特点总是吸引着幼儿的注意,从出生开始,五颜六色,大小不同的球就是幼儿最喜爱的玩具。在幼儿生活的世界里,各类球形物体都包含丰富的知识,并体现人类创造的智慧。而且,球在人们的心目中还代表着一种文化的追求,即和谐,圆满,统一。球类运动是幼儿体育活动中一个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也充满了竞争和公正的体育精神。

孩子们爱看球,玩球,在看球,玩球的同时,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还通过各种球类运动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但是在玩的同时有会萌发出一系列的问题,“问什么球是圆圆的呢?”“问什么球可以滚动呢?”“大的球它就一定重些呢?”“球的肚子里有什么呀?”“球的比赛有哪些呢?”格子在幼儿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几乎每名幼儿都有一件格子物品。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点以及中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且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不断提高的学习特点,融趣味性、探究性、自主性、创造性为一体设计了幼儿一日活动。本活动旨在通过具有“奇妙的球”特点的班级环境的浸润,多种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有机渗透。

二、活动过程

    1.生活活动

   (1)入园晨检环节,让幼儿进行各类球类游戏和运动。

   (2)进餐环节幼儿欣赏不同的餐盘,体验圆形图案的美和特点,激发幼儿进餐食欲。重点关注进餐慢及生病幼儿的饮食情况。

   (3)睡眠环节讲述睡前故事《快乐的小气球》,感受圆形的图案。满足幼儿午睡的个别化需求,关注特殊体质儿童。

   (4)离园环节组织主题谈话“灌篮高手”及“吹泡泡”的户外留影活动,感谢家长对奇妙的球活动的支持。

    2.户外活动

    集体活动。准备不同颜色种类的球。在晨练环节中组织幼儿按规律摆放圆形进行拍、跑、跳、爬练习,在集体体育游戏中幼儿篮球人手一个。玩“篮球技能练习”及“抛接球”“小球别动”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在晨间操环节站成圆形的队形,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并感知园的构成。

自选活动。教师提供球类区、大型户外玩具区、室内建构区及体育器械自由组合区。在球类区增加泡沫套圈、装豆子的矿泉水瓶及长木板;在体育器械自由组合区增加30个毽子、5个沙包及20条尾巴,减少体育器械自由组合区的玩具。重点观察室内建构区幼儿的建构水平,可以平行指导的方式,进行“圆形”的建构,为有组织的游戏活动做准备。注意鼓励会运球幼儿、只会原地拍球幼儿、拍球不熟练等不同层次的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挑战更高难度。

3.学习活动

【活动一】纽扣找家(重点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   

2、复习点数5以内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知道5以内的点数。

(2)物质材料准备

纽扣若干,2个盘子、1张记录纸、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复习点数的5以内数字。)看谁数的又快又好。

二、观察多样的扣子,寻找纽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教师提问:

这些是什么?让我们数一数有几颗?

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请你说说纽扣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帮助幼儿找特征。)

这些纽扣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它们有哪些是一样的?(发现都是圆的。)

请你们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并记录各有几颗。

2 观察记录纸,讨论记录方法。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纸上有什么,并共同商讨出一个最好的记录方法。

3 鼓励幼儿尝试分类与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4 请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并演示讲述分类方法。

师: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的。

三、利用纽扣拼图。

师:纽扣可以扣衣服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告诉同伴拼了什么,用了几颗扣子,鼓励幼儿用纽扣拼各种物品。

四、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他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二】汽车轮子(重点领域:艺术 音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用合适的方法记忆弱起的节奏。

2、体会歌曲的欢快的节奏,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车轮的转动及其速度的快慢。

3、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展开想像。

活动重点难点:

随着快慢音乐的变化,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教师引导幼儿多角度地想像、表达。

活动准备:

1、音乐视频、幼儿的座位排成四排,类似于公共汽车的座位。

2、活动前在家长的陪同下有观察过马路车辆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公共汽车要开喽。

1、教师一边以鲜明的肢体动作表现歌词,一边愉悦地吟诵歌词:马路上,公共汽车轮子转呀转,转呀转,满街的跑;公共汽车喇叭嘟嘟嘟,嘟嘟嘟,漫天的响。

2、现在,我们来扮演公共汽车里的乘客。公共汽车要开喽!

3、幼儿倾听伴奏音乐,模仿乘客愉快的按节奏晃动身体。

4、现在,我们来模仿公共汽车的轮子。轮子是怎么转的?

5、幼儿倾听伴奏音乐,做车轮转动的动作。

二、公共汽车轮子转呀转,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曲,这首曲子长唱的就是公共汽车。

1、完整欣赏歌曲,说说这首歌唱了什么。

2、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重点练习:xx  xx /x  x/ x -/和/x -/x x/x -/  的节奏。

3、快快转和慢慢转,幼儿学唱,边唱边用拍手的方式感受它的节奏。

4、重点学习弱起节拍"看""听"处的演唱方法。

5、完整演唱,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车轮的转动。

三、讨论:马路上除了公共汽车,还有什么车?

根据幼儿的回答让幼儿替换歌曲中的车名,尝试演唱。

4.游戏活动

    有组织的游戏环节组织幼儿玩益智游戏《分豆子》。

活动目标:

能把不同种类的豆子进行分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游戏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对“豆子种类”有一定认知。

(2)物质材料准备

各种豆子、盘子等。

游戏过程

(1)观看“豆子”的实物,丰富幼儿经验,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2)幼儿分工:有负责分豆子的,装豆子的。鼓励幼儿尝试探究豆子的多少能发出的声音大小不同。

(3)幼儿开始“工作”:幼儿按照分工搭建室内环形的立交桥,进行游戏,重点指导幼儿摆放的手法,并设计新的建筑,记录下幼儿有创意的设计。

(4)与幼儿进行游戏回顾。采用表演再现、谈话、图像回顾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积累游戏中解决问题的经验。

    自主游戏环节开设区域主要有:益智区“圆形的串珠”、表演区“铃鼓舞蹈”、美工区“可爱的纸杯”图书区“有趣的图书”、建构区“圆形的球体”。

在美工区增加纸筒、圆盘 ;在表演区增加投放腰鼓、军鼓、等供幼儿进行表演。益智区增加串珠、乒乓球,滚珠玩具、建构区投放幼儿和老师收集的不同的瓶子、盒子、罐子物品及可供幼儿自己选择音乐的播放器,准备风格不同的音乐;将美工区和表演区位置调整成相对联通状态。重点指导幼儿友好协商、合理调整区域人数,进行区域之间的联动。观察幼儿对新投放区域材料的使用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