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分析区域活动中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2.探索区域活动中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特点及培养指标。3.梳理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策略。活动准备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立研究对象、参研人员及任务分工。2.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3.打造丰富的区域环境。 具体活动方案及流程区域活动中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一、课题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1.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想象和发明创造紧密相联。在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曾说,想象力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创造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多项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只有从小培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幼儿时期是孩子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想象与创造在幼儿的学习、活动、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关系到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关系到幼儿新知识的学习。我们应特别强调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多接触生活不断积累经验,使幼儿的头脑中储备丰富的形象为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提供条件。2.培养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对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以一定的主题为牵引,为幼儿建造活动场地,使孩子能够在场地中随意选材,凭借自身兴趣来选择活动内容的一种方法。由于区域活动为幼儿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孩子们在放松、快乐的氛围下“随意”支配自己的言行,因此受到了孩子的喜爱。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宽松轻松的氛围更能够激发人的创新思维,更有利于激发人的思想火花。可见,探索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想象与创造能力的方式方法将是未来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3.当前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安排限制了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幼儿创造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具有发展性,具有生活情景性。幼儿创造力突出其个体性特点,进行评价时应该以幼儿自身发展水平为标准。幼儿创造力发展需要一定外部环境,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前,部分幼儿园虽然也创设了一些活动区,在其中投放了一些材料也会经常开展一些区域活动,但没有充分利用和挖掘活动区蕴含的教育价值,没有将活动区对幼儿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4.国内外关于区域活动中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较少关于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就我们的视野所及,发现目前还较少有人研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所能查到的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国内关于区域活动的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如:《 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策略》、《区域活动中材料调整策略》、《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等,都是从一个方面出发来研究的,关于幼儿的创新能力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一是社会应向人提出全面教育,二是要给每个人发展个性的权利,这是人类迈向解决自己航道的重要标志。所以,尊重个性,发展创新个性心理品质是开发人的创造力,落实创新教育的重要前堤。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出:幼儿应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动手能力方面得到更多的训练。陶行知的创新教育等都是我们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区域活动需要依托一定的材料,区域内丰富的材料是幼儿无形的老师,教师可以利用材料的投放提升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培养想象与创造的能力,以达成促进幼儿在区域中学习与发展的目的。本研究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及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区域活动的特点,探索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多种方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及培养目标),总结出教师支持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提升的策略,从理论上对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做一定的补充和延伸,形成有助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2.实践意义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境,教师应成为创造学习环境和组织学习过程的人,在区域活动中给予孩子自由,让孩子能够充分发挥,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民主氛围。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孩子多想象、多尝试。幼儿认识的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通过本研究也可以引起教师对区域活动中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重视,促使教师给予幼儿更好的实践指导和建议,活动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同时本研究梳理了区域活动中对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观察记录表及提升策略,对幼儿园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工具和实践指导性建议通过对区域活动中对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希望能引起教师、幼儿园及家长对区域活动的重视,促使教师对区域活动中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给予更好的实践指导和建议,更新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完善幼儿教育方式方法,使幼儿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得以更好发展。二、核心概念界定(一)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以个别或者小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学习, 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是幼儿自我探索、自我发展、自我观摩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他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设在区角内的操作材料、情景及相应的活动中。(二)创新能力百度百科的定义,创新(innovation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创造新东西的一一种手段。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而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由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三)想象能力想象力属于人所特有的高级认识的过程,想象力是人将头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形象重新组合成某种事物新形象的过程。而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想象力的特点是:主要以无意想象为主,内容简单、结构单一,一般都是自己生活的翻版,记忆的成分多想象的成分少,并且想象和行动相结合受情景的影响。(四)材料投放材料的投放是教师根据活动主题、目标及幼儿发展水平所提供的操作材料,为幼儿提供多功能材料、给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裁体,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而有意义、有趣而又符合幼儿发展能力的材料。三、研究目的1.分析区域活动中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2.探索区域活动中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特点及培养指标。3.梳理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策略。四、研究内容从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个角度,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活动中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现状。2.通过科研学习与研讨,结合文献资料,了解幼儿年龄特点,梳理出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特点及培养指标。3.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想象与创造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类型及特点。4.区域活动中影响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因素。5.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6.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策略或方法。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查阅、整理和分析,形成对某一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与区域活动中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相关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挖掘课题深度,寻找相应的理论支撑。2.观察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想象与创造的表现及能力水平,为本课题研究活动提供可信性资料。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3.调查分析法调查分析幼儿在区域活动的现状及幼儿喜欢的活动区域、活动材料等。4.经验总结法将研究实践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探求幼儿创新思维、技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规律。在开展区域活动实践过程中充分了解幼儿活动,及时总结分析,归纳和提炼出支持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发展的策略。5.行动研究法:采用边行动边研究,分析、探寻区域活动与幼儿想象与创新能力的联系六、研究计划及步骤(一)准备阶段(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立研究对象、参研人员及任务分工。2.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3.打造丰富的区域环境。(二)实施阶段(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1.通过科研学习及研讨建立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目标体系。2.开展丰富多样的区域活动,投放丰富的区域材料。3.撰写观察记录表,评价幼儿发展水平,总结培养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方法。4.思考支持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发展的策略。5.及时调整总结,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及阶段小结。(三)总结阶段(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1.归纳梳理在区域活动中观察评价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目标体系。2.整理观察记录,总结提升幼儿分想象与创造能力的方法3.完善课题资料及成果,经验交流,总结推广。十、预期成果课题预期成果
十一、课题组构成及成员分工
课题组组长:徐倩玲(全面负责课题研究,负责小组研究活动的组织,撰写方案及研究报告)组员:小班一组教师(实施具体的研究计划、收集资料、反思总结、撰写个案研究案例)十二、经费预算课题预算经费为1万元,其中包含:资料费:0.1万元数据采集费:0.1万元差旅费:0.2万元专家咨询费:0.3万元印刷出版费:0.3万元十三、参考文献:[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魏松.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保障[J] ·成功:教育,2013(4〉:1[3]皮亚杰: 1936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the child《儿童的智力的起源》ISBN一7一5041 一0276一 8/G.246[4]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5]新课程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王建华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6]郝萍瑞.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08. [7]张翠芝.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J].才智,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