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幼儿园的麦子熟了,孩子们兴奋的跟随老师去收割麦子, 在劳作的过程中,他们对麦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停的提出很多问题,如:“麦粒这么小,怎么吃呀?”“麦子可以做 成什么?”等问题,针对孩子们对麦子缺乏确切的认知经验 但却充满探索兴趣的情况,设计此活动,组织幼儿通过割麦 子、吃麦子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生长,知道麦子是 重要的粮食之一,有节约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 在收麦子、吃麦子的过程中,了解麦子的特征。
2.积极探索交流麦子变成面食的过程和方法。
3.喜欢参与实践活动,激发爱惜粮食的美德。
活动准备
1. 麦子的一生课件
2.准备割麦子的工具
3.幼儿持续关注麦子生长的经验
4.幼儿穿着适宜的服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进行收麦子前的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麦子成熟了,今天我们要去收割,我们可以用什 么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收割麦子时,先观察麦子成熟时是什么样子的, 收割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浪费麦粒。
二、幼儿跟随老师收割麦子,观察麦子并亲身体验劳动 过程。
1.提问:麦子成熟后变成了什么颜色?麦芒是什么样 子的?麦穗里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
2.引导幼儿说一说怎么割麦子?要注意什么?引导幼 儿要注意安全,并且不能浪费。
3.师幼共同收割麦子,体验亲身劳动的过程。
三、品尝麦子,引导幼儿了解麦粒的特征,以及麦子可 以做成面食的特性。
1.分享交流:小麦的麦秸是什么样子的?(感知空心、 有节、光滑的特征)
2.观察生麦粒,说一说麦粒是什么样子的?嚼一嚼,麦 子里面发现了什么?(感知麦粒里面的白色淀粉)
四、课件—麦子全身都是宝,了解麦子与生活的密切关 系,感知麦子磨成面的过程。
1.提问:麦子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说一说对 麦子的认识。
2.课件——麦子全身都是宝,引导幼儿通过看课件了解 麦子的一生以及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
3.谈话:我们应该怎么爱惜粮食?引导幼儿有节约环 保的意识。
活动延伸:幼儿利用收货的麦秆进行美术手工创作,将 麦穗煮熟,品尝煮熟的麦子。
活动反思:
“收割麦子”体验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对麦子有了更深的感知,在自主操作和探索中发现了“面从哪里来” 的秘密,感知到农民伯伯的辛苦劳作,激发了节约粮食的美德。在活动中,我们给了幼儿充分的探索机会,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面儿变面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