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活动二: 科学《小蝌蚪成长记》
在幼儿印象中动物的成长都是由小变大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并无较大变化,而青蛙的生长过程比较特殊,它是由小蝌蚪慢慢长出后腿——又长出前腿——尾巴退化成青蛙的。孩子们强烈渴望了解其中的秘密,利用游戏的形式又渗透了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使幼儿对小蝌蚪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体验小蝌蚪变青蛙的乐趣,从而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深层的了解。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蝌蚪,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积极参与小蝌蚪生长的讨论活动,乐于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3.萌发幼儿关注蝌蚪生长的兴趣,初步具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小蝌蚪生长的 PPT、饲养小蝌蚪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发幼儿回忆,激发幼儿了解小蝌蚪生长的探究欲望。春天来了,小池塘里又多了谁?
2.带幼儿观察小蝌蚪,感知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自由观察小蝌蚪,说出其颜色和外形。
(2)讨论:小蝌蚪为什么和青蛙长的不一样?幼儿相互比较、分辨。
小结:蝌蚪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是不一样的,刚开始是一个黑乎乎,外面透明的卵。
3.观看课件,进一步感知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变化,萌发幼儿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1)讨论:小蝌蚪在生长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用动作来表示一下。小结:小蝌蚪从卵慢慢长出尾巴,变成小蝌蚪;再长出两条后腿和两条前腿;最后小尾巴不见了,颜色也变了,就变成了一只真正的青蛙。(2)讨论:长大后的小青蛙学会了什么本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小结:青蛙不光吃蚊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它们一年吃害虫的数量大约是五万多只。所以人们称它为“庄稼的保护神”。青蛙对我们人类的益处很大,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能捕杀青蛙,好好的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