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科学活动的可信是探究。大班幼儿好奇心、探究欲望不断增强,凡事都喜欢自己试一试,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积累相关经验。颜色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小实验贴近幼儿生活且简单有趣,便于幼儿操作,可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相关知识,简单地知道一些颜色的混合和变化。感受生活中的色彩美,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整个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活动既活泼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仅丰富幼儿的新经验,还能提高探究的能力,增强探究的能力,增强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知道红、黄、蓝两两混合分别变成桔色、紫色和绿色。
2.探索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混合的变化,尝试进行实验记录,并能运用配出的颜色进行涂色。
3.喜欢探究颜色的变化,感受探索颜色奥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了解常见颜色的名称,经常使用颜色,知道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2.教具和学具
红、黄、蓝颜料若干;教师使用的ppt、实验记录表;幼儿使用的笔刷、纸杯、抹布、以及实验记录和涂色表。
【活动重点】
探索红、黄、蓝两两混合的变化,知道红、黄、蓝两两混合分别变成桔色、紫色和绿色。
【活动难点】
能运用色彩混合原理配出需要的颜色,尝试进行实验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绘本导入
1.绘本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从桌面上摆放的蓝色和黄色的泡泡泥导入《小蓝和小黄》的绘本故事,并开始讲解绘本。
2.第一个混合实验
讲到“小蓝和小黄开心地抱在一起”时,教师请幼儿猜测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的结果。此时,教师用黄色和蓝色的颜料进行混合实验,给幼儿做示范。
3.教师继续讲述绘本。
4.讲完绘本后,针对绘本内容进行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小蓝和小黄》的故事讲完了,那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原来蓝和黄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
二、基本部分:动手实验并给蔬果涂色
1.激发试验的欲望,了解实验材料
(1)引导幼儿观察果蔬轮廓图,引发幼儿配色、涂色的欲望。教师出示果蔬轮廓图,引导幼儿分析各种说过、蔬菜所需的颜色。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没有现成的颜色,启发、鼓励幼儿动手实验,尝试运用三原色调配处所需的颜色。
(2)介绍实验材料
引导幼儿观察实验材料:红黄蓝颜料,笔刷、颜色标签,实验记录和涂色表。
2.提出实验要求
(1)自由选择两种颜色进行配色
(2)记录实验过程及发现,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
(3)给蔬果涂色:运用配出的颜色给蔬果涂上合适的颜色。
1.幼儿动手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展示与交流
(1)幼儿将记录和涂色表展示在记录卡上。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和大家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及交流进行小结。(用ppt动画展示)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到区角利用三种颜色进行变色,进一步探究颜色的变化,发现更多的颜色奥秘。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一共上了两次课,又做了一个微课视频。经过三次的磨合,我有了许多的感悟和新的想法,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希望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改善。
我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1.讲故事的部分太冗长了,只需要讲到“小蓝和小黄拥抱在一起”,引出颜色混合这一主题,就可以直接进入科学实验了,不用再把绘本讲完。
2.蓝色和黄色的混合,可以都用泡泡泥或者都用颜料,前后保持一致。
3.教师先示范一组实验,并示范操作卡的填写方法,幼儿再进行后两组实验。
4.科学实验课的清洁工作也需要考虑到,应提前准备好抹布等常用清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