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作品名称《从等待到主动》
参赛作者 单位名称
观察目标幼儿自主性表现
观察对象田XX年龄段/班中班
观察时间2014年9月
观察分析
情景一:午餐时间到了,浩辰眨巴眨巴大眼睛,汪汪的泪水即将“决堤而出”。我走过去做了一些安慰和鼓励后,孩子勉强坐了下来,慢吞吞的嚼完一碗饭后,呆呆的坐在位置上,若有所思。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提示道:“快洗洗嘴巴吧!”随后我便忙着去收拾碗筷、擦桌子等。几分钟过后,我来的卫生间,发现浩辰还趴在水池边,洗过的嘴巴早已干了,可动作依然保持着。
情景二:(三天后)今日的进餐情绪,浩辰还算高兴。吃完一碗饭,连蹦带跳的跑过来说:“老师,我吃完了!”“吃完饭该干什么呢?”我问道。“漱口,洗嘴巴。”浩辰一阵风似得跑了,很快又传来一声:“老师,我洗完了!”看着他湿漉漉的的脸和僵持的动作,我只能提示他去擦嘴巴。 “老师,我擦干净了。”“老师我干嘛呢?”如此反复,一个指令做一个动作。
浩辰这种等待的心理和表现,让我感觉到:这个孩子似乎完全没有了自我,时时事事都在等待成人的安排。这种情况的造成与孩子的进餐情绪有关,但也与家长平时的生活和教育方式有关。不难看出,家长平日里对孩子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致使孩子养成了“听号令而行动”的习惯。
采取措施
1、关注孩子的感受。进餐之前,先和孩子商量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情绪影响。
2、重新定位亲子关系,告别家长的权威意识,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浩辰,尽量以朋友的身份和浩辰相处,尝试相互关心、相互照顾。
3、鼓励浩辰自主决定,独立做事。与孩子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的意见,即使他的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认真倾听,接受他的合理要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获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
4、浩辰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到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
获取成效
又是午餐时间,小朋友们大多上床休息了,浩辰和其他的三个孩子主动留了下来,要求帮老师拖地,可惜我只有两把拖布,所以孩子们打算用“石头、剪刀、布”决定去留。浩辰着急了,他主动和同伴商量,:“今天,让我留下好不好?我出石头,请你出剪刀。”见同伴没有回应,他着急的重复说了一遍。不难看出,孩子进步了,不在停留,不在等待,不在从属与任何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