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设计意图
瓶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随处可见的资源。它本身的色彩、造型、材质、功用都使其具有很强的可玩性和可塑性。孩子们天生就喜欢用瓶子做各种游戏,用瓶子玩水倒水、运动游戏、敲击演奏、在瓶子上创意美工,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因此,根据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上提倡特别注意活动内容“源于生活,源于兴趣”的教育理念以及孩子已有的兴趣和经验,结合活动素材好玩和普适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瓶子里的秘密》,将有小孔的瓶子、瓶盖和水展开活动,通过猜想、实验,幼儿初步认识空气压力的存在,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瓶子游戏,尝试发现有小孔的瓶子喷水以及不喷水的有趣现象。
2.在实验中初步认识空气压力的存在,感知空气压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喜欢参加探索活动,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
实验中积极探索、操作小孔喷水的瓶子游戏。
四、活动难点
尝试发现让有小孔的瓶子不会喷水的现象,初步认识空气压力的存在。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玩瓶子的经验。
2.材料准备:水、水盆、水瓶、瓶盖、纸巾、纱布、小袋子。
3.视频课件。
六、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切入主题。
1.小朋友,欢迎大家来到科学实验室。
2.我们都喜欢玩瓶子的游戏,你们还记得自己是怎样玩瓶子的吗?
3.幼儿交流自己玩瓶的经验。
(二)玩一玩,实验探索。
1.实验一:好玩的瓶子。
(1)提供水给幼儿自由探索瓶子的玩法。
(2)教师重点观察并提问:
——你的瓶子是怎么玩的?
——你发现瓶子里的秘密吗?
——你是这么发现的?
(3)交流实验发现:瓶子有小孔,装了水后会产生喷水现象。这是大家找到瓶子里的第一个秘密——瓶子里有小孔。
2.实验二:会喷水的瓶子
(1)引发幼儿思考、小组讨论:为装满水的时候瓶子会喷水,到后面瓶子里的水不多时只是在滴水呢?
(2)交流实验发现:原来瓶子里装了水,水装的多的就会从小孔喷水,当水慢慢变少时就不会喷水,只是在滴水。
(3)提出问题:现在问题来了,在瓶子里的水不多时,有什么办法让滴水的瓶子继续喷水呢?
(4)进一步探索瓶子再次喷水的现象。
(5)交流实验发现:当瓶子里的水慢慢变少时,往瓶子里吹气,就可以让水再次往小孔里喷出,用力吹,水喷的远,轻轻吹,水喷的近。这是大家找到瓶子里的第二个秘密——向水不多的瓶子里面吹气,就能继续产生喷水现象。
3.实验三:不喷水的瓶子。
(1)教师设疑:寻找瓶子里的秘密。
——瓶子会喷水的秘密让我们找到啦,那要增加难度,再来找找让瓶子不喷水的秘密。
(2)幼儿小组讨论,让瓶子不喷水的办法。
(3)大胆猜测,共同实验——发现不让瓶子喷水的有趣现象。
——教师出示实验三材料,大胆猜测有哪些材料能让瓶子不喷水。
——请幼儿通过实验来验证哪些材料能让瓶子不喷水。
——实验过程中,引发幼儿互相学习,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实验操作。
(4)交流讨论:幼儿展示实验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实验发现。
(5)教师重点提问:
——用了哪些材料操作实验。
——怎么发现瓶子不喷水的秘密的?
——为什么用瓶盖拧紧水瓶就不会喷水了?
(6)教师重点设疑:大家猜猜看,瓶子里面除了水,还有什么呢?
(7)交流实验发现:科学实验原理是,瓶子里除了水还有空气,当没有瓶盖的时候,空气宝宝都会往瓶子里挤,所以会产生空气压力把水宝宝从小孔里挤出去。而当盖上瓶盖后,空气宝宝进不去瓶子里,所以水宝宝没有空气的挤压就不会再从小孔里喷出来啦!这是你们发现的第三个秘密——瓶子里的空气压力。
(三)赏一赏
(1)欣赏完整的实验视频《掌控自如的瓶子》。
——小朋友,下面我们来观看完整的实验视频。
(2)幼儿联想:空气压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欣赏完视频,小朋友你能联想到在生活中空气压力有什么作用吗?
(3)出示图片:洗手液、打气筒等,幼儿再次了解生活中的空气压力。
(四)科学延伸:寻找生活中的空气压力
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现象,我们还可以把今天的实验发现——空气压力带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并且只要我们爱探索,就能继续寻找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