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曾经这样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在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然而当今社会人们过于浮躁,生存的压力、物质利益的诱惑,使人们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读书成了大家越来越无暇顾及的事情。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认为,0至3岁是形成孩子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我国学者也认为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幼儿园作为育人的场所,应当首先成为充满书香的地方。
二、幼儿 (一)活动目标
1.为不同阶段的幼儿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幼儿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诵读积累中国的经典,培养文化小巨人。
3.在阅读读中让幼儿感受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培养礼仪小君子。
按照幼儿的认知规律,我们不必苛求幼儿现在就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我们相信,在诵读、积累和运用的过程中,幼儿会从这些阅读中自觉自悟出做人的道理,并在教师、家长的协助下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美好的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人生奋斗的目标,做个学有目标,干有方向的人。 1)小班 *喜欢听成人讲读图画书。 *喜欢翻看喜爱的图画书。 *了解一本书有封面、书名,学习正确地拿书、翻书和取放图书。 *指认图书上的物体,并对书中的人物和物品作初步的评论。 *观察图书中页与页之间交替产生的变化,了解图书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学习用普通话说出图书画面的基本内容。 *初步学习与成人和同伴共读图画书。 *初步了解图画和文字的区别。 *认读自己的名字,关注同伴的名字。 *喜欢参与涂写符号标志等活动。 (2)中班 *学会正确地从前往后翻看图书,懂得爱护图书。 *喜欢学习独立翻看图书。 *知道一本书有封面、封底、书名、页码等,知道成人讲述故事念的是书上的印刷文字。 *学习根据观察图书中角色的动作、表情、背景及特殊符号等,理解画面内容。 *知道一幅画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一句话可以用一幅画来表示。 *感知图书中故事情节发生的前后顺序,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图书包含的基本意义,并表述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学习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来猜想、预知故事内容和情节的发展。 *学习制作简单的一页单幅图画书。 (3)大班 *主动寻找图书阅读,认真仔细地看完一本再看另一本。 *学会正确地保管和修补图书。 *读懂图画书,逐步学会读出图画书的内容,能基本理解图书的情节,主题及两者的关系,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根据图书的名字或插图猜想预知故事的发展和结尾。 *学习复述表演阅读过的图书情节和内容。 *能正确理解图书中每幅画面的意义,并通过一些特殊符号(文字等)的辅助功能,获得口语、书面语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 *学习根据图书画面进行合理想象,并将图书中人物、角色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在理解图书画面与情节的基础上,联系生活经验为图书排序。 *了解不同的书面语言信息材料(如:电脑单、电影票等)。 *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图画书。 (二)活动措施1.每个阶段在课表中设一节阅读课。 2.每个班级布置阅读角,做到温馨,为幼儿阅读创造条件,给予幼儿更多触摸、聆听、阅读图画书的空间,使阅读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3.开展班级图书交流活动 4.中班第一学期开展诗歌、古诗朗诵赛,第二学期进行看图讲故事活动。 5.大班开展故事大王比赛,第二学期进行图书制作比赛、
(三)各阶段阅读重点
我们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及其接受理解能力,围绕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这个中心,由浅入深,确定阅读内容,这样减少了选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小班 倾听。文学活动的听赏活动。听赏优美的经典童话,如《睡美人》、《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充盈着浓浓情意的故事,那恬静、优美的词句,那让人放飞心灵的故事意境,以及可爱、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以遐想,给人以回味,时时萦绕在幼儿的耳边。每月制定欣赏内容,期末开展“我和童话来对话”的回顾活动。通过这类活动,让幼儿接受规范的文学语言熏陶,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力。 大图书阅读。指导小班幼儿认识页码,掌握翻书的方法,会取放图书,知道爱护图书和安静阅读,最终达到自主阅读的要求,让幼儿在看书过程中自己感受、体会,不断获得独立阅读的经验,成为成功的独立阅读者。 中班 阅读古诗,成语故事 阅读包含介绍知识的故事 大班 主题阅读:阅读有关习惯养成、礼仪规则、情感为主题的童话、诗歌等 小策略:阅读活动模式 1.幼儿自主阅读前半部分(小图书阅读)→师幼共读前半部分(大图书阅读)→幼儿预测讲述后半部分(或结尾)→幼儿画出故事后半部分(或结尾)。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按序排图→分析理解故事→师幼共同讲述故事→幼儿互相讲述故事。
3.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画→师幼共读每一幅图画→幼儿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排图讲述→将图片装订成“书”→幼儿互相讲述,欣赏自己制作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