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感知各种乐器的音色,为图画配上相应的音色和节奏,体验合作创编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图片(火车出山洞、草原马群、春雨、钟表店)。
2.若干小乐器。
三、活动过程
(一)看图讲述
分别出示四张图片(火车出山洞、草原马群、春雨、钟表店)。
T:你看到图片上说了什么?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二)有趣的声音
T:图片上会有什么声音? (引导幼儿想象说出每幅图上会发出的声音,老师帮助提升,例如:火车出山洞喀嚓喀嚓、喀嚓、喀嚓。
(三)电影故事
1.声音配音
将四张图联起来组合成一个故事情节,请幼儿用声音表现。
图一:我坐着火车去春游,火车开出山洞(幼儿用“喀嚓、喀嚓、喀嚓喀嚓的节奏配音)
图二:一路上景色好美,绿绿的草原上许多马儿在奔跑。
图三:火车到站了,突然乌云密布春雷一声响,下雨了。
图四:我赶紧找地方躲雨,刚巧边上有个钟表店,就进去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钟表。
同图一的操作方式,请幼儿依次用提升过的节奏为图画配音。
2.乐器配音
T:我们来做配音演员,用小乐器来讲故事,放电影,请你们想一想用什么乐器代表火车、马儿、春雨以及钟表店里的大钟和挂表。(引导幼儿分别为四幅图挑选乐器,鼓励幼儿用不同乐器表现同一内容,如:火车喀嚓声能用大鼓表现,也能用铃鼓表现。)
T:选你喜欢的乐器来给电影配音。(老师幼儿合作讲述故事为电影配音)
操作提示
活动分层次进行,先是看图用语言简单进述,然后梳理出图片能发出声响的地方,最后用乐器替代语言节奏表现图片场景,其中,第二个层次需要老师支付用节奏语言进行表现,例如:表现马蹄声,为之后的乐器操作节奏做铺垫。
另外,要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参与体验,开始可能有些乱,但别着急,选择相应的乐器,例如:大钟(三角铁)挂表(双响筒。在乐器表现时,老师可引导幼儿两种钟一起响,那就是复合节奏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