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受画面的构图美。
2.通过活动,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类似作品的尝试。
3.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各色卡纸、透光纸、颜料、拓印工具、剪好的大小不一的圆形、胶棒、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1.活动开始
观看自制视频,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幅能动的画,你们看有意思吗?”
2.活动过程(1)出示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画面中主要形状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幼:“看到了宇宙、星球、黑色的星空。”
师:“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幼:“圆形的。”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这些圆形都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它们有大小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的。”
师:“那它们除了大小不一样外,它们的摆放有什么特点吗?”
幼:“它们有一个一个放的,有两个放在一起的,还有三四个放在一起的。”(幼儿说着,教师请幼儿到白板上来指一指)
(师将幼儿指出的部分,剪切出进行放大,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圆形的构图)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颜色的变化师:“这些圆形都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
幼:“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师:“那把两种颜色放在一起,你们看看有什么变化吗?”
幼:“两个颜色中间的颜色变化了。”
师:“你觉得画家是怎样画出这样的颜色的呢?”
幼:“我觉得一个颜色放在另外一个颜色上面就会有变化。”
幼:“我觉得颜色没干时就会这样。”
师;“那你会怎么做呢?”
幼:“用透明的东西来表现。”
(3)幼儿操作白板,体验圆形的各种拼搭
师:“老师今天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圆形,你们也来试一试,摆一摆吧。”
请幼儿到白板上进行操作。
(4)引导幼儿观察背景色师:“小朋友们刚才是在什么颜色的背景色上进行创作的?”
幼:“白色。”
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幅老师的作品,它是什么颜色的背景色?”
幼:“蓝色。”
师:“那这幅画的背案色是什么颜色的?”
幼:“黑色。”
师:“你们觉得哪幅漂亮?给你什么感觉?”
幼:“都很漂亮,黑色很神秘。”
师:“那一会儿小朋友们可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背景色来进行创作。”
(5)介绍作者师:“小朋友们想知道这幅神秘的画是哪位画家画的吗?”
幼:“想。”
师:“是一位著名的俄国画家,叫康定斯基。这位画家现在已经不在世了,但他创作的作品很出名,相信我们的小朋友也能创作出和大师的作品一样好的作品。”
(6)幼儿进行创作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3种材料,可以画、可以粘、可以拓印,请小朋友自己采选,如果今天你想尝试3种方法,那请你先选择一个你最想做的,其余的方法你可以在活动时间再去尝试。”
师:“孩子们,请你们自由选择吧。”
幼儿分成3组,进行创作。教师适度进行指导,并用相机记录下幼儿的精彩瞬间,作为后面的小结。
3.活动结束教师评价作品,利用幼儿创作时拍下的照片,对幼儿作品的亮点进行点评,点评幼儿创作方法新颖、构图巧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