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有趣的昆虫》含课件

所属分类:中班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2-11-21 15:30:33
幼师教案《有趣的昆虫》是中班科学优秀范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了解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这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欢迎关注幼师OK网,希望本篇教案对您有帮助!

活动目标:

 1. 认识蟋蟀、螳螂,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 能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3. 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知道爱护益虫。

 活动重点:了解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仔细观察蟋蟀、螳螂间的异同,并能大胆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生活中见过螳螂、蟋蟀;

 (物质准备):1.画有螳螂、蟋蟀的记录板 6 块、表征圆点若干;

 2.课件、蟋蟀叫声音频、蟋蟀&螳螂生活习性的音频;

 3.展示板

 (空间准备):幼儿围半圆&围桌坐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一)猜螳螂

 提问:身穿绿衣裳,挥舞大刀忙,左一下右一下,消灭害虫美名扬!这是谁呀?

(二)猜蟋蟀

 提问:家住暗角落(播放课件),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窸窸窣窣叫。(播放音频)听,它还会唱歌呢!

 二、幼儿观察、操作、比较、感知蟋蟀与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并分组记录表征螳螂和蟋蟀腿、翅膀的数量。

 (一)幼儿观察图片,分享各自发现,了解蟋蟀、螳螂的不同之处。

 提问 1:看一看蟋蟀、螳螂分别长得什么样子?它们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上有什么?

 小结:原来螳螂和蟋蟀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身体的颜色不一样;螳螂前腿有大刀一样的武器,头呈三角形,这是蟋蟀没有的;而蟋蟀能发出好听的叫声,螳螂却不能。

 (二)幼儿操作、记录,并分享交流蟋蟀、螳螂的相同之处。

 过渡语:但我们也发现了它们身上有相同的地方——各自有翅膀和腿,到底有几对翅膀和几条腿呢?请大家一起数一数、看一看,用贴圆点的方式记录下来。

 (观察要求:2 名幼儿为一组,观察、表征蟋蟀与螳螂腿和翅膀的数量,请一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与表征进行分享)提问:谁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它们的腿有几条?翅膀有几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最短的时间把螳螂和蟋蟀翅膀、腿的数量观察的又快又准确,发现原来蟋蟀、螳螂分别都有 6 条腿、2 对翅膀,都会飞,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三、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进一步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播放视频)

 提问 1: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交流各自想法)

 提问 2:蟋蟀和螳螂各自有什么本领呢?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播放视频)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草丛里的植物上,有自身的保护色,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它是益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里或者砖块的下面,喜欢在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农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过渡语: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又了解了蟋蟀和螳螂更多的小秘密,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小昆虫,春天到了,它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多去观察、探索更多昆虫的小秘密,有时间一起分享你的发现。

 延伸活动:

 1. 鼓励家长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认识、了解更多的昆虫,探索、发现其中的秘密。

 2. 在科学区,投放其它相关昆虫的标本,供幼儿观察、学习。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中班科学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