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大班社会幼小衔接《下课十分钟》教案含优质公开课课件PPT等资料

所属分类:大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25 22:58:08
“下课十分钟”是《我要上小学——小课堂》里的一个集体活动,是一节适合幼小衔接公开课,含配套资料下载,哪里下载?详情请看下面。本课内容包含:设计意图,模拟小学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活动。
🔗《下课十分钟》课件下载

本课相关公开课视频PPT课件下载,请点击查看:https://www.youshiok.com/video/994

一、设计意图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围绕儿童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开展,”《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在教育建议中指出“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的有趣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下课十分钟”是《我要上小学——小课堂》里的一个集体活动,其主题经验是:模拟小学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的设计围绕主题的核心经验来展开。

“下课十分钟”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学习内容,在这十分钟里可以做什么,让孩子分享、安排十分钟活动,在孩子了解这些活动后,了解什么是必须和选择做的,目的让孩子更清晰、有条理、有目的性地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乃至合理、有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为终身学习和提高生活品质打下基础。

在我们幼小衔接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有参观过小学的经验,也从成人口中听到过下课十分钟这个词,个别化活动中也观察过图片,有过相关的表征的记录。但幼儿的这些经验都是比较粗浅的、零碎的、个别的。需要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统整幼儿的零碎经验,需要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来提升粗浅经验,更需要在一个逼真的情境中通过真实体验来感知和内化,体验下课十分钟的内涵,进而内化为合理、有序安排自己生活的一种能力。

在幼儿园课题《幼儿园学习活动益情趣融合的实践研究》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幼儿园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以“益、情、趣”三个要素融合的基本线索,通过理解综合主题课程内涵,尊重幼儿学习特点,采用适宜适切的方法、策略,使三个要素在学习过程中彼此影响,互为作用,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幼儿发展,提升学习品质。要努力对这种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思想进行认识与理解,转化为实现“益、情、趣”实践意义上的融合。

二、活动目标

1.模拟小学课堂,尝试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2.了解下课十分钟必须做和可以选择做的事,体验并向往小学生活。

活动重点: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活动难点:下课十分钟必须做和可以选择做的事。

三、活动准备

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绿领巾、 时钟等;幼儿前期经验的记录。

四、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经验

1.讨论:小学生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什么时候上课和下课的?

2.课与课之间可以休息几分钟?

3.观看时钟:10 分钟是多长时间?在钟上怎么看?

小结:小学里会用音乐或者铃声提醒同学们上课和下课的时间,下课可以休息10 分钟。也可以看看时钟,时钟的长针(分针)走两个数字就是十分钟。

(二)交流讨论

1.你觉得小学生下课十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2.你觉得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可选择做的?为什么?

3.教师按幼儿的讨论分两栏记录在题板上。

(对一些有意见分歧的问题引发幼儿生生互动,作进一步的讨论)

小结:下课十分钟有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如:喝水、上厕所、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本以及一些学习用品,这样才能保证上好下一节课。有些事情是可以选择做的,

如:看图书、下棋、聊天、散步等,为上好下一节课放松一下身体和心情。

(三)摸拟下课十分钟

1.学做小学生,戴上绿领巾。

2.模拟下课,休息十分钟。

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动。

4.按上课音乐声准时回到座位上。

5.交流。

(1)幼儿是否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2)介绍自己在下课十分钟所做的事情。

(3)评论:哪些事情适合在课间十分钟做,哪些事情不适合?

小结:课间的十分钟是很有限的,必须先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做好小便喝水

这些事情,保证身体的健康,做一些必要的放松和休息,这样的十分钟才会过得有意义,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下课十分钟》课件下载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大班社会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