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获奖活动论文《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升教师观察分析能力的实践研究》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在实践中稳步提升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让每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为充分地发展和提升!完整教案请往下阅读!

打开小程序下载课件

第十三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论文

参赛作品名称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升教师观察分析能力的实践研究 ——以《小花园》主题开展为例

参赛作者

  董婉君

单位名称

  上海 省  上海 市

摘要

黄琼老师在《让个别化学习活动更有意义》的讲座中提到:“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而幼儿园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教学行为与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将围绕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如何提升教师观察分析能力展开思索,结合小班《小花园》主题开展寻找具有可行性的实用策略。

关键词

个别化学习活动 教师 观察分析能力

正文

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那么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并且能做什么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呢?本文通过分析小班《小花园》主题个别化学习活动实践过程,并通过阐述有效的策略来说明教师如何可以提升观察分析能力。

一、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升教师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提升教师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作为一个“有心人”:观察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幼儿进行互动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教学相长也”!

二、关于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观察和指导的要点分析

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实施要经历设置内容、创设环境、投放材料、观察指导、活动操作、调整环境和讲评等一系列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指导呢?以《小花园》主题中“野外采集”活动为例。

情景再现:

春日,每天的午后散步去操场和草地上寻找小石头、树枝等是孩子们最热衷的事情之一了。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又开始对落叶、掉下来的花瓣感兴趣了,他们的“宝物”又变成其他物品了。渐渐地,教室里的“宝物”品种丰富了起来,孩子们采集的兴趣也丝毫不减。我把这些孩子们捡来的“宝物”从玩具柜搬到了桌子上,让它们成为了我们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主角之一,每天孩子们都能跟他们的宝贝们来个亲密的接触。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天去观察一下自己捡来的宝贝成为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活动。

在这一天的活动中,小A先拿起了一片叶子,他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不同的叶子,它的大小、形状、纹路都是不同的,有的时候同一种类型的树叶也会有不同的发现。在观察好叶子后,他把叶子放回了大框,然后开始翻找小石头进行观察。(不同孩子表现各异)

我的分析:

在对孩子们活动的观察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充分发挥这些孩子们眼中的宝贝的作用,让其为孩子的发展而服务。教师作为支持者,最重要的就是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每次孩子们的表现我都会用照片、简单的文字等方式进行记录,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和需求,这时需要老师适时的指导和调整。

1、放大镜

放大镜便于幼儿更清晰地观察物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放大镜投放以后,我发现孩子们在这个区域活动时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观察,但是因为小班幼儿认知经验和语言能力的限制,他们不能比较清晰地表述出自己的发现。同时在运用放大镜观察时,比较满足于照物品,并不能理解用了放大镜能看到更细微的东西。所以这时老师的观察又显得尤为重要,敏锐的观察会为之后的指导和调整打下基础。

2、增加分类盒

增加分类盒后,幼儿饶有兴趣地将自己采集来的物品进行归类摆放,在归类的过程中幼儿就开始了观察、比较。通过对一类物品进行观察比较,降低了影响幼儿比较的干扰因素,在比较时更细致。

我的思考:

(一) 敏锐的观察

学会观察是进行游戏指导的关键,所以在观察前需要了解到的就是:寻找观察试点,设定观察的目标,划定观察的范围。我们可以了解到,观察的时候要做到充分而有耐心,如果观察时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就会错失很多的良机。比如在《野外采集》活动中,如果忽略了幼儿的兴趣,走马观花地进行散步,可能这个活动就不会存在。也就更不用提之后的使用工具进行观察和对收集的物品进行分类等活动了。

(二) 适时的指导

指导是教师在细致观察幼儿的基础上,巧妙地采取示范、合作、介入等方式施加教育影响,从而引导与改善幼儿的行为,向着预期的教育目标发展。而进行指导和干预的方式一般分为平行式、交叉式和垂直式这三种。在指导前要进行判断是否适宜介入。比如“野外采集”的活动,有一次一位幼儿要分辨石头的种类,遇到困难后主动寻求了老师的帮助,这时老师进行了交叉式介入,和幼儿一起比较岩石分类盒,活动后他还和大家进行了分享。

(三) 有效的记录

记录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可以采用文字、表格、照片或者视频等方式,我一般会采用简单文字结合照片,当发现特别有价值的片段时,会用拍摄视频的方式记录,便于之后的分析,或者直接可以运用到活动之后的讲评环节中。

(四) 反思与调整

反思和调整要及时,这样能使活动的开展更有效。有的时候当场就可以增加材料,便于幼儿的操作。有一次一位幼儿想运用采集到的材料进行装饰画的创作,于是马上提供了纸和炫彩棒、胶水等材料。孩子们在分享时发现,原来这个活动还能开拓出新的玩法!

三、关于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升教师观察分析能力的策略

明确和清晰了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观察和指导的要点以后,开始聚焦于如何提升教师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

(一) 做足活动前的材料投放与活动介绍

1、可以投放丰富的操作性高的材料

首先,提供的材料的数量要足够。班级中的“材料库”也可以发挥作用,让幼儿自主取用自己需要的材料。同时,可整合不同类型的材料,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

2、可以根据幼儿需求变换调整材料

材料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和操作情况及时更替,老师要有一双“亮眼睛”。同时,也可以和幼儿一起去图书室浏览自然方面的图片杂志和幼儿科普图书。也可以带幼儿四处走走,搜集在书上看到的东西。比如:各种鸟类和虫子、不同的树木花草、天空等等。

3、在活动开展前进行充分的介绍

在《小花园》主题的“野外采集”活动中,活动就来源于幼儿,所以活动的生成非常地自然,孩子们也乐于接受。在介绍了活动玩法之后,孩子们的适应能力非常快,也有利于他们的把握和拓展。

(二)关注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

在观察和指导中,可以提出一些增强孩子好奇心的评论或问题,引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或者开拓他们的思维。同时,明确介入的时机。

1、找到的东西中有哪些是比较相似?(如:相同颜色、大小、材质和摸上去的感觉等相似)

2、一起将非常相似的东西归类,比如把所有的羽毛归为一类,或把所有绿色的东西归为一类等。

(三)重视活动后的评价与反思(以“野外采集”为例)

在“野外采集”活动中观察和对应的评价:

无效果

没有参加收集活动,或没有兴趣。

初见成效

参加了活动,但是只比较了一两种东西。不爱发表意见,观察不够敏锐。

基本掌握

找到与所展示的东西相同形状或颜色的东西,或是完全相同的东西,能够描述他们的共同点。

完全掌握

找到大多数与展示物相同形状的东西,或是完全相同的东西,并做出了比较,对所找到的东西能够积极反馈,能正确使用放大镜,对这些东西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分享要点:

1、 你找到的东西和教室里展示的东西相似吗?

2、 它们的颜色相同吗?形状相同吗?

3、 你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归为一类?它们哪里相似?

结合以上的“评价”和“分享要点”,可以对其他的活动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因为活动后的评价和反思都是至关重要的,也会间接影响和提升教师的观察分析能力。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实践和思考,可以发现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在实践中稳步提升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其实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心中要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同时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是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从而一步步地推进活动的开展,让每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为充分地发展和提升!

👉️打开小程序下载课件

🏷标签: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升教师观察分析能力的实践研究 获奖活动论文

手机号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