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论文
参赛作品名称《浅谈图谱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参赛作者 张静单位名称金苹果尚城艺术幼儿园摘要 音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功效。幼儿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即使参与也较被动。图谱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本文试从不同图谱在不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和方法等阐述音乐教学中图谱的有效运用。关键词图谱 音乐领域 有效性正文一、图谱的含义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功效。《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幼儿园歌唱教学 ”指在幼儿园中3岁~岁幼儿为对象进行 的学习演唱歌曲活动。歌曲是用音乐方式演唱出来的一种文学。由歌词和曲调两 部分组成 。幼儿园歌唱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完善品格、锻炼身心 。另一方面包含多种音乐 知识和技能,在歌唱中幼儿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都得到发展 。由于受到幼儿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乐曲带给幼儿的体验不够充分,感受抽象,致使幼儿对乐曲的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理解乐曲以及在音乐活动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时,我们运用到图谱,什么叫图谱呢?图谱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的辅助教学工具,一种视觉符号也是一种材料,它可以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增强直观效果。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图谱能在节奏训练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节奏意识;能在歌曲学唱中帮助幼儿建立优良的旋律概念,轻松理解记忆歌词、巧妙解决节奏的难点、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兴趣。二、有效的音乐图谱的特点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如不慎重,就会发挥不了图谱应有的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那么如何让图谱在歌唱活动中发挥其有效性呢?(一)图谱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相统一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有效的图谱首先是科学的,设计必须符合音乐材料的结构、内容和情绪,有一定的意义。以我们小班组教研活动的“老母鸡”为例:在活动准备时,为了幼儿帮助理解、记忆歌词,我们决定采用图谱的方式。在设计图谱时,我们用可爱的鸡脑袋图谱来表示“咕哒咕哒”的叫声,一个“咕哒”用一个脑袋表示,而在最后一句“咕哒咕哒咕咕哒”的图谱设计时,为了方便,我们用大小一样的鸡脑袋来表示。在活动后的讲评活动时,听课老师为我们指出最后一句的图谱节奏不准的这一缺点。虽然在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老师的引导还是唱准了最后的节奏,但是,最后的图谱就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容易误导幼儿。我们说利用图谱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幼儿自主学习,小班是打基础的时候,尤其应该给与他们正确的认识,所以在设计图谱时老师一定要符合音乐材料的结构、内容和情绪。(二)图谱的形象性与统一性 有效的图谱必须是具体形象化,通过形象化的图片,直观的认识,方便幼儿理解歌词。例如:音乐欣赏《蚊子和大象》,在音乐的开始部分,如果用语言符号法来说,可以说是蚊子、大象进场的一段音乐,在第一次试教时,教师将这段音乐用粗细不同的竖线来表示,大象的声音用粗线条,蚊子的弱音用细线条表示,这样幼儿既不理解它表示什么意思,在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幼儿也不易看清楚有几条线,更谈不上说是几个乐句或者几小节了。在我们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听到音乐感觉像是鼓声和铃铛,这与音乐表现的情景也很接近,因此,我们就把图谱改成了鼓和铃铛,这样幼儿很快就理解了乐曲表现的故事情节,从听觉和视觉上让幼儿感受到了乐曲的统一性。(三)图谱要发挥幼儿自由探索的主动性,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 如,在小班《两只老虎》的创编活动中,在创编歌曲的时候,有了第一段两只老虎的图谱作为提示后,幼儿就能很轻松地根据一一对应得原则把其它的动物及相应的身体部分替换到歌曲中。又如,在两段体或多段体歌唱活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在歌曲旋律中根据第一段演唱的经验和第二段呈现的图谱自由探索,把第一段中的经验迁移到第二段中,引导幼儿看图谱理解并说出第二段歌词。这样既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发挥了幼儿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又将教师从教中解放出来。三、图谱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一)图谱在歌唱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组织歌唱教学时先让幼儿听歌曲。然后围绕歌词提问,接着带领幼儿学唱,让学生在跟唱过程中学会整首歌曲的演唱。这种教方法比较单一 ,对幼儿来往往比较枯燥,兴趣不浓厚 。如何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提高教学质量呢 ?图谱的出示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大班歌 唱活动《买菜》中,我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片代替歌词 .帮助幼儿理解 、记忆 。如其中“天气好 ”用一个太阳表示; “我和奶奶去买菜 ”用一个小孩与奶奶提着菜篮的图片表示;歌词唱到的蔬菜用这些菜的图片表示;“哎呀呀哎呀呀 ”用曲线表示:“装也装不下”则在第二张 图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空着的菜篮中装着满满的菜。看着这些图片做成的图谱 ,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歌词内容 ,在欣赏歌曲的时候会有目的地倾听歌曲内容 ,会为自己听出了、记 住了很多歌词而高兴。因此,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教师的策略多种多样,图谱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幼儿轻松理解记忆歌词、巧妙解决难点节奏、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兴趣等等。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为活动目标服务,为帮助幼儿学习服务,不能为用而用。(二)图谱在韵律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韵律活动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韵律活动这一直观性、可感性强的艺术,又恰好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迅速、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也就促使韵律活动成为千百万幼儿最喜爱的艺术活动之一。 在大班韵律活动《金色狂舞》中,我先请幼儿观察老师的几个动作,如双手随身体的摇摆,左右甩绸带等,幼儿就将动作用自己熟悉的图谱表示出来。幼儿的设计是,双手在胸前交替转动,头左右有节奏地摆动,两人合作表演等。最后教师简化用线条方式简化,根据孩子记录下来的动作符号,结合音乐组成图谱,让幼儿边听音乐边看着图谱进行韵律活动,使整个活动变得轻松而简单(三)图谱在打击乐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天生的敏感性。在活动中,幼儿手,眼,脑,心并用,对音乐灵感的寻求、对演奏状况的把握、对作品的处理,分析也都要进行丰富、活跃的形象思维,使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那么,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利用图谱能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性质。 中班幼儿在练习打击乐《土耳其进行曲》中,表示小铃的用“,”表示,而且还用疏密大小来表示音乐的快慢和强弱,表示串铃的用“﹏” 表 示,并且用长短来表示乐句的长短,表示木鱼的用“·”表示,同时,这些不同的抽象符号也区分了音乐性质的不同。许卓娅的《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对这首曲子的 图谱设计得很合理,图谱将小熊改成了士兵,在第一段音乐结束时,放一个扛着枪神奇走路的士兵,幼儿很快就能理解乐曲还没有结束,还要继续下去,在音乐完全 结束时放一个敬礼的士兵,表明士兵停下来不走了,那么幼儿也能很快从前面推理出来乐曲的结束。(四)图谱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有效的图谱必须是形象具体的,符合幼儿直觉行动的思维特点,能为幼儿理解和接受。音乐欣赏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比较困难的研究课题。例如:音乐欣赏《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欣赏活动往往容易被忽视,主要原因就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如何学”与“教师如何教”两者之间的矛盾表现的比较突出。在音乐欣赏中,我还发现幼儿听到音乐感觉像是钢琴声、喇叭声,这与音乐表现的情景也很接近,因此,我们就把图谱改成了钢琴琴键和大喇叭和小喇叭,这样幼儿很快就理解了乐曲表现的故事情节,从听觉和视觉上让幼儿感受到了乐曲的统一性。在活动最后,幼儿随音乐游戏时,他们能根据刚才对音乐的理解,形象的表达,很 好的再现了狮王的威风雄姿,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更好、更充分地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