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意图
纸是幼儿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底事物,而幼儿不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因此利用造纸游戏引领幼儿了解造纸术,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二、说教材
《趣味造纸》是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根据《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正是遵循了这一要点,纸是幼儿随时随地可以接触到的事物,而幼儿却不知道纸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因此利用造纸的游戏引导幼儿了解造纸过程,在幼儿感兴趣的探索中进行体验造纸的方法,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趣味造纸》。
三、说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懂得要珍惜纸张节约用纸。
2.认知目标: 知道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能力目标:掌握传统造纸的方法,并乐于大胆创作。
四、说重点难点
1.活动的重点定位于掌握古法造纸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在造纸的基础上制作出精美的作品。
五、说教法
指南中指出要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促进幼儿学习,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情感,为此我在活动中采用的教法有:讲授法、提问法、示范法。
六、说学法
学法有:游戏法、讨论法、观察法、操作体验法,下面,我也将在我的活动中进一步阐述我的教法和学法的应用。
七、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整个活动的核心和关键,对整个教育目标的最终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回顾纸的种类,激发幼儿产生了解纸的兴趣。
还记得之前讨论过,生活中都有哪些种类的纸吗?这些纸有什么作用呢?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提问法、讨论法,引起幼儿兴趣和经验,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由讨论生活中都有哪些种类的纸。通过幼儿的“说”,也让我对幼儿的水平有了更深的了解,是幼儿的已有经验与现有经验进行了整合,本环节的设置为接下来达成认知目标做铺垫。
环节二:了解传统造纸术,体验造纸游戏的乐趣。
首先:了解四大发明造纸术,
其次:了解造纸的过程
最后:体验造纸游戏,分享造纸经验。

环节三:联系生活,展开讨论,了解珍惜用纸的意义
通过讲授法、示范法,巩固知识,幼儿完整感知活动内容,本环节中幼儿完成了情感目标
环节四: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作品。
《指南》中指出,运用整合的思想,根据目标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结合,本环节中,我充分挖掘本活动的教育价值,将艺术领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造纸游戏的基础上,开始大胆的个性创作,在创作时,本环节完成了能力目标,并且攻破了活动的重点。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总之,在这一活动中,我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能轻松自由的学习,同时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到观察试验操作的活动中,支持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活动环节环环相扣,连接紧凑,相信在快乐宽松的环境中,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知识,同时也能增强观察操作的能力以及愉悦的情感体验
八、说活动总结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总之,在这一活动中,我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能轻松自由的学习,同时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到观察试验操作的活动中,支持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活动环节环环相扣,连接紧凑,相信在快乐宽松的环境中,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知识,同时也能增强观察操作的能力以及愉悦的情感体验。
九、说活动延伸
幼儿园的课程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和延展性,本次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教育活动的结束,因此本次活动后,我设计了两个方面的延伸。
①与区域活动相结合:将纸浆、捞纸器、盛水器、压板、装饰材料投放到美工区中,幼儿可以自由创作,再此基础上可以制作带颜色的纸,不同形状的纸等等。
②家园共育:在家庭中开展:“节约用纸小能手”的系列活动,幼儿带动家长一同践行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十、活动亮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好奇心是幼儿探究的动机基础和内在动力,正是由于强烈的好奇心使幼儿保持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本次活动的亮点是以操作探究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自发学习感知活动的内容,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伴随着快乐的情绪结束本次活动。并在活动中我尤其注重教师的教态与引导语,幼儿能够清楚明了的把握活动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