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金锁银锁公开课教案

所属分类:中班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26 11:02:20
金锁银锁是适合中班数学的游戏活动,中班幼儿已经积累了“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说出总数、会对10以内两个集合中的数量进行比较”等数学经验,下面是幼师OK网小编分享的教案,仅供学习,您往下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 对数量在10 以内的两个集合进行多少的比较,并能运用数经验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2. 理解并遵守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大呼啦圈1 个(见图1);

2. 金钥匙若干(见图2);

3. 人物记录卡片若干(见图3);

4. 宝物箱2 个(内含的礼物大小不同)(见图4);

5. 场地(蓝、黄两个长方形框);磁性板1 块。

(教学建议:1. 蓝、黄两个长方形框不宜太大,框的大小应根据参与游戏的幼儿人数而定,每个框的大小只要能容纳半数的幼儿即可;2. 宝物箱中的礼物大小最好相差比较明显,且“大的礼物”数量少于幼儿人数,“小的礼物”数量要超过幼儿人数,可为后续幼儿理解函数关系——物体大小与数量多少之间的关系做铺垫。)

活动过程

一、说说游戏

1. 小朋友都喜欢玩“金锁银锁” 的游戏,知道怎么玩吗?请说说。

2. 小结:“金锁银锁”游戏的玩法是一只手当锁,另一只手当开锁的人, 边念儿歌边游戏;儿歌念到“3、2、1, 逃”时,大锁立即关闭,开锁的人马上逃走。

(师生坐在位置上共同玩游戏。)

二、玩玩游戏

1. 交代玩法和规则

(1)导入:“金锁银锁”还有不一样的玩法,怎么玩呢?请仔细听。

(2)玩法:

这里有一把“大锁”(出示“大呼啦圈”),我是“上锁”的人,小朋友是“开锁”的人,这是开锁人的“家”(蓝色和黄色的长方形框)。

游戏开始,开锁人站在“大锁”下念儿歌:“金锁银锁,咔啦咔啦一锁, 赶快逃过,3、2、1,逃。”念到“逃”,大锁立即关闭(平放在地上),开锁人赶快逃回“家”,原地坐下不能走动。比比哪家人数多,就能得到1 把“金钥匙”,游戏继续;最后比比哪家的“金钥匙”数量多,就能打开“宝物箱”得到礼物。

(3)规则:

①开锁人听到倒计时“3、2、1,逃” 时,才能逃回“家”,原地坐下不能走动。

②比一比哪家人数多,就能得到1 把“金钥匙”。

【设计意图:教师讲述游戏玩法时,语速稍慢,边讲边演示,帮助幼儿理解玩法;宣布规则时要突出“重点”,便于幼儿理解,如第一条要突出“逃”,第二条要突出“哪家人数多”; 同时对第一条规则“原地坐下不能走动”,教师需要示范并追问“能坐到方框外面吗”,以此形象地帮助幼儿理解玩法和规则。场地上布置的长方形框不宜太大,以容纳半数幼儿为宜。】

2. 幼儿开展游戏

(1)第一次尝试游戏(4 个小朋友)。

重点关注:幼儿对玩法的掌握情况、遵守规则的情况。

(2)游戏后分享: 哪一家能得到“金钥匙”?两家人数一样多怎么办?

【设计意图:第一次尝试玩游戏的目的是为后续游戏起示范作用,因此参与游戏的幼儿不宜过多;当出现儿歌还未念完幼儿就急于逃回“家”的情况时,教师一定要以规则为约束提示幼儿遵守;当两个“家”中出现人数相等时,教师应听取幼儿对“金钥匙如何送”的想法。】

3. 第二、三次游戏(人数依次为6、8)

(1)玩法与规则同上。

(2)游戏后分享:

①开锁人都逃走了吗?哪一家能得到“金钥匙”?

② 哪一家的人多?哪一家的人少?

③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3)小结:人数少的时候,用眼睛一看就知道有几个人;但人数多了就要仔细数一数,一定不能漏数、不能重复数。

4. 第四、五次游戏(人数依次为9、10)

(1)玩法与规则同上。

(2)重点分享:

①现在能打开哪个“宝物箱”?

②有什么办法可以同时打开2 个“宝物箱”,每人得到2 份礼物?

③有没有办法让两个家里的“金钥匙”变得一样多?

【设计意图: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金钥匙”都在同一个家或者两个家的“金钥匙”不一样多的情况,如蓝蓝家有2 把金钥匙,黄黄家没有金钥匙;蓝蓝家有2 把金钥匙、黄黄家有1 把金钥匙⋯⋯教师应根据现状提出以上问题,让幼儿思考并想办法让两家的“金钥匙”一样多,以达到教学目标。】

三、活动延伸:分享礼物

(逐一打开“宝物箱”,让幼儿先推测礼物是否够分。)

1. 提问:如果每个小朋友都要得到礼物,你觉得够分吗?请说说理由。

2. 小结:原来礼物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是有关系的;礼物是否够分,只要数一数就知道了。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中班数学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