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

所属分类:小班语言教案 发布时间:2023-08-29 17:07:57
让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幽默诙谐的风格,学习作品中的主要对话,体验朋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能力。请关注幼师OK网,为您提供免费一线老师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中的主要对话。

  2.通过观察图片及表演,感知、理解作品幽默诙谐的风格。

  3.体验朋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小猫、小狗、小猪、小熊头饰。

  3.蝴蝶道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用很神秘的口吻):这本书里面藏着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追呀追》。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

  2.教师边慢慢地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教师讲到一定的故事情节时,从出示相应的头饰引导幼儿观察。

  3.教师采用边讲故事边提问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故事的讲述。

  讲到“小狗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狗的鞋子怎么啦?它知道吗?

  讲到“小猪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猪说什么?它的眼镜怎么啦?它知道吗?

  讲到“小熊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熊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学一学小熊捡帽子、捡鞋子、捡眼镜及追的动作。)

  讲到“蝴蝶飞进花丛里不见啦……”时,教师边做喘气的动作边提问:小猫、小狗和小猪累得怎样?

  讲到“小猫着急啦、小狗着急啦、小猪着急啦”时,教师分别拉长音调让幼儿接说。

  讲到“小熊追过来,累得呼呼喘”时,教师做喘气的动作让幼儿接说,并提问:小熊是怎么说的?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帮助幼儿分配好小猫、小狗、小猪、小熊等角色,并戴上头饰。

  故事的叙述部分由教师带领没有扮演角色的幼儿讲,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分角色进行对话。

  启发幼儿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小动物们掉东西的情景。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刺激,“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所以我充分运用直观性的课件,引领孩子观察、讨论,同时将教学活动生活化,童话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静态的内容变成了动态的情境,孩子们喜欢看,喜欢说,愿意说,为理解故事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为突破活动的重点目标——“乐意观察图片,在幼儿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情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初步的阅读能力。

幼师AI智能创作工具

一键生成教案、观察记录、发言稿,提升幼师工作效率。
接入deepseek大模型,智能生成各类教学文档,让您专注幼儿教育

推荐课件下载

小班语言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