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好吃的面条》

所属分类:大班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5-02-02 00:39:04
引导幼儿感知面粉的特征,及面粉变面团的过程,了解水量的多少和面团干、稀的关系,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知识去自主探究新知识,激起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让幼儿学得更主动、更快乐、更有信心,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征及面粉变面团的过程。


  2.初步学会和面,了解水量的多少和面团干、稀的关系。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面粉、水、盘子、勺子、水杯、塑料小刀、电磁炉、锅。


  2.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利用各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征


  1.今天我们要一起制作好吃的面条,那么面条要如何制作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原来面条是由面粉做成的。)


  2.出示面粉,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


  师:这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吹一吹,观察面粉的变化


  4.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知,并共同小结:面粉是白白的,粉状的,很轻,摸上去滑滑的,细细的等。



(二)感知面团的特征


  1.提问:想一想,怎样使面粉变成面条?”


  2.出示三份和好的面团(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感受面团的特征。


  提问:你觉得哪一种面团适合做面条?


  小结:太干或者太稀的面团不适合,只有软硬合适又不粘手的面团才适合进行面条的制作。


  3.出示记录表并鼓励幼儿猜测:100克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好吃的面条》

(三)尝试和面,探索合适的水量


  1.提出操作要求:


  (1)两名幼儿一起合作,一人用小勺加水,一人和面


  (2)负责加水的幼儿要数清楚加了几勺水,并记录下来


  (3)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


  (4)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幼儿交流


  展示幼儿的面团,并介绍用的水量


  4.通过比较幼儿的面团和记录表,进行小结:加的水越多,揉成的面团越稀


  5.提问:如果面团太干或者太稀了怎么办?


  6.共同称量干稀合适的面团所用的水量,发现面粉和水的比例是在2:1左右,揉成的面团干稀较为合适。



(四)大胆用面团制作面条


  1.提问:想一想,怎样将面团变成面条?


  2.观察流程图并交流


  3.提出操作要求:


  (1)将太干或者太稀的面团进行调整,加入水或者粉,揉成面团。


  (2)两名幼儿一同合作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形,然后压扁,用塑料小刀切成面条。


  (3)在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


  4.将制作好的面条入锅烹煮。



(五)一起享用美味的面条。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大班科学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