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陀螺》含反思

所属分类:中班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31 19:29:07
《好玩的陀螺》是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本文主要内容是: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陀螺的构造以及转动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并学习制作陀螺,培养幼儿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以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完整教案请往下阅读!

活动目标


  1、认识陀螺的构造,引导幼儿观察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2、引发幼儿对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能尝试说出自己的发现。


  3、幼儿在了解陀螺构造的基础上自制陀螺,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的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出圆的中心点。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陀螺若干个;


  2、各种纸片、彩笔、剪刀、圆形瓶盖(供画圆用)、短尺、小木棒、火柴棍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玩具?(出示陀螺)你们玩过什么样的陀螺?


  幼儿争着说自己玩过的陀螺。


  (玩过木陀螺 、玩过铁陀螺 、玩过塑料陀螺和纸陀螺)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陀螺》含反思

  二、基本环节


  1、幼儿分组玩转陀螺,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陀螺的构造以及转动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幼儿讨论:陀螺是用一个纸片和一根小木棒制作成的,涂上颜色的陀螺转动起来后变成了一圈圈色环,很漂亮!


  3、幼儿动手制作陀螺(向幼儿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幼儿展示作品,玩自己制作的陀螺。(幼儿玩,教师细心观察)


  幼儿甲:咦,我的陀螺怎么转不起来?


  幼儿乙:我的怎么歪歪斜斜转几下就倒了?


  幼儿丙:我的刚做好的时候就能转,现在有不能转了?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做的陀螺与老师带来的陀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与幼儿共同寻找原因、修改:制作陀螺的纸片太薄;圆孔不在纸片中心;小木棒转轴太长……。)



  三、结束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四、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都懂得了怎样制作陀螺。下面请小朋友再去用其他材料制作陀螺,想一想怎样才能使陀螺转得又稳又快,并选出转动得时间最长的一个准备参加幼儿园组织的转陀螺比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的发现创造,他们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才是真正的活动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者。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会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以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中班科学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