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端午节亲子活动教案《端午粽飘香》含反思

所属分类:节日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30 13:23:57
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更多幼教资源,公开课,教案,课件等,关注幼师OK网,地址:www.youshiok.com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 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幼儿园端午节亲子活动教案《端午粽飘香》含反思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为了能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结合我园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共度端午,扬民族正气”的主题活动,在大力宣传端午传统习俗和卫生常识中我们的幼儿过了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

小百科:

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神话志怪小说)及宗檩的《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