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从早上来园到下午离园,在幼儿园进行的所有的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活动。
二. 政策文件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要求
1. 制定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定
2. 综合组织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渗透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
3. 寓游戏与各项活动中
4. 活动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
5. 从实际出发,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6. 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三.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特点
1. 一日生活皆教育:教师应把教育内容跟幼儿的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渗透在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清楚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包含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2. 保教结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应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教师应精通和掌握保育知识和技能,指导和协助保育老师的开展科学合理的保教工作,安全、科学、合理的照顾幼儿的一日生活。
3.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有独特的价值,是最适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是幼儿一日生活学习的手段和内容。
4. 活动的整体性和计划的具体性: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求,对各个环节的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做出科学详细具体的教育计划,有计划、有目的的合理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并且各活动之间要有连续性和关联性。
四.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一日活动从类别上可分为:生活活动;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
(一) 生活活动
1.幼儿园生活活动概念: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指: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生活环节,是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① 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
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弱。幼儿园生活活动保证了幼儿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满足了幼儿上厕所、饮水等生活的需要,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保障。
②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观念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可通过幼儿独立吃饭、如厕、穿脱衣服、 午睡、卫生整理等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自我服务的劳动观念。
③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学前期是形成学前儿童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可塑性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使其一生受用无穷。幼儿园生活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反复训练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机会,如饭前便后洗手、定时定量进餐、不挑食、不随地吐痰,有助于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3. 幼儿园生活活动内容。
内容包括:
① 入园;②盥洗;③进餐;④如厕;⑤饮水;⑥睡眠;⑦离园;
⑧ 过渡环节
(二)教学活动
1. 幼儿园教学活动概念: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幼儿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2.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价值:
① 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经验:幼儿园教学活动有五大领域,七个学科的内容知识,幼儿在学习中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感受不同领域的活动内容和特点。
② 引导幼儿感受共同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让幼儿体验到获得更多经验的快乐;幼儿之间的互动,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快乐;在与教学材料互动中,幼儿能获得直观体验,习得直接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③ 为幼儿长远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更需要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这是幼儿终生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这些会成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料能更好的基础。
3.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
内容包括:
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社会五大领域;
七个学科:健康、数学、科学、音乐、美术、语言和社会。
(二) 区域游戏活动
1. 区域游戏活动概念: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
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获得学习与发展的实施过程。
2.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价值
① 有利于幼儿的主动性发展:教师将教育目的蕴含在富有教育
性的环境,通过人或材料来调控教育过程,让幼儿更充分的吸取外部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发挥主动性的重要活动形式。
② 有利于幼儿探索性的发展:区域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
可操作性、可探索的活动材料,创造了各种有趣的问题情境,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去探究、发现、体验这样的主动性学习的过程,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发展。
③ 有利于幼儿创造型的发展: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的进行
操作,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己的观点去验证和运用,并逐步内化,形成自己独有的创造性结果。
④ 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活动中,由于共同的活动
目标而产生合作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发生分享、争执、攻击、沟通交流等等的行为,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步建立去共同认同的游戏规则并遵守,这样活动的过程有利于孩子养成公平、公正、自律、尊重他人的劳动等社会品质和社会行为,让幼儿形成健全人格。
3.区域游戏内容
内容包括
① 集体游戏;②分组游戏;③ 自选游戏;④自由活动;⑤主题游戏
(三) 户外体育活动
1. 户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指在教室外组织的幼儿活动和园外安排的活动。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室内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
2. 户外体育活动的价值:
① 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各种材料和活动内容,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投放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设置各种动作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跟户外环境和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使幼儿的全身心得到提高和锻炼,对幼儿的体态、体能和身体的适应能力起到促进和发展的作用。
②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身心压力得到释放,情绪愉悦,跟同伴一起游戏,互相学习、互相竞争,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③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幼儿在户外活动过程中,会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比如对场地空间方位、大小、方向、远近、动作等的认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④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在户外活动中,通过集体游戏、分散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团队意识、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3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户外体育活动分为园内和园外。园内活动主要是户外体育活动。
内容包括
① 幼儿体操;②体育教学;③户外集体游戏;④分散游戏;
⑤ 各类器械运动
园外活动主要是指幼儿园组织的社会性实践活动。
四.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基本要求
1. 生活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 建立科学的一日生活常规,不强求一律、整齐划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建立科学的一日生活常规,既符合幼儿集体生活的要求,又照顾到个体差异的合理需求,
② 引导、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生活规则的建立。
③ 组织和指导幼儿的生活活动,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减少不必要的等待。
④ 确保幼儿生活活动安全,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2. 集体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① 根据教育目标,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均衡安排五大领域的学习内容。
② 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提供充足的动手操作材料。
③ 遵循幼儿学习特点,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等活动方式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活动,重视活动过程。
④ 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为幼儿提供交流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⑤ 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的养成
⑥ 活动时间适量:小班15到20分钟;中班20到25分钟;大班25到30分钟。
3.区域游戏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 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
② 提供安全、卫生、多功能、有层次的游戏材料。
③ 创设适宜的区域游戏环境。
④ 注重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适宜的指导。
⑤ 选择适宜的游戏内容,满足幼儿自身发展需求。
⑥ 引导幼儿开展多种形式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4. 户外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 有目标、有计划的设计和组织户外活动。
② 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发展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
③ 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④ 掌握运动时间、强度和密度,确保幼儿安全。
⑤ 重视幼儿的体能训练
⑥ 充分利用自然因素进行锻炼,保证足够的运动活动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五.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具体内容详见
1.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3.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4.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