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温馨舒适的环境,对缓解初入园幼儿焦虑有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是可以说话的”,因为其中的关键,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所以有时它的效果比老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更有价值。
一、利用娃娃家,让幼儿感受家的温暖
1. 柔软的毛绒玩具,舒适的小沙发,色彩鲜艳的照片墙,墙面上张贴每个幼儿的全家福,还有幼儿展露笑脸的照片。老师在创设照片墙时,照片墙的位置要跟幼儿的视线水平线保持一样高,让幼儿一眼就能看到,增加幼儿的亲切感。当幼儿想念家人时,抬眼看到爸爸妈妈熟悉的笑脸,有利于他们心理上得到安慰。
2. 老师可以多创设几种形式的娃娃家。比如,厨房、客厅、卧室、盥洗室等等。使用一些纸盒等材料组合成各种形状的房间,然后摆放各种娃娃、小沙发、小床、小被子、小桌子、小椅子、操作台、餐具、炊具、小衣服、奶瓶等生活用品,再放上几只柔软的小靠垫,挂上有卡通图案、色彩鲜艳的窗帘。 各种熟悉的小型家具,为幼儿营造出一个舒适、自由的氛围。或者使用一些真实的活动材料,比如各种水果、蔬菜、安全性强的餐具等,让幼儿亲手制作水果沙拉、蔬菜沙拉等,激发幼儿动手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引发幼儿模仿爸爸妈妈在家里做家务的情景,把他们焦虑的情绪,转移到积极参与有趣味的活动中。
3. 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把影音设备放到娃娃家里,在幼儿进行活动时,播放一些幼儿喜欢的影音资料,让他们感受到幼儿园和家一样,可以做想做的事情,玩自己喜欢的玩具。
4. 通过这种家庭化的环境创设,不仅让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再现他们家庭生活中场景,获得安全感,也可以将他们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和经验迁移到区域活动中,在呈现生活经验的同时又获得新的经验。
二、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使幼儿尽快喜欢上幼儿园
由于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还没有出现,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当他们看到别人手中有新鲜好玩的玩具,就会去拿别人手中的玩具。所以,老师在提供材料时,一定要选择数量较多的同一种玩具,来满足幼儿的需求,以此减少幼儿之间的争抢现象。比如,娃娃家使用多套餐具,放在厨房、客厅、餐厅等区域,幼儿可以同时取用进行操作。
三、让区域环境营造温馨的氛围
1. 老师从精神环境到物质环境,全方位的跟家庭接轨,创
设安全、舒适、有趣、具有游戏性的家庭活动环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转移他们对父母和家庭的依恋。
2.老师还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实际生活,比如,他们喜
欢的玩具是什么,喜欢玩什么等等。用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内容来创设活动区域。可以请家长把幼儿最喜欢的一样玩具带到幼儿园来,摆放到区域里。当幼儿焦虑不安哭闹时,可以玩一玩自己熟悉的玩具,增加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
3. 在教室的每个区域,老师要有意识的摆放幼儿喜欢玩的
声响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插塑玩具等,幼儿看到自己感兴趣、好玩又愿意玩的玩具,注意力转移了,分离焦虑就会减少。老师也不要过多的限制,允许幼儿自由的取放玩具玩耍,让幼儿感受到这里跟家一样。
4. 老师可以让家长把幼儿在家使用的喝水杯子、擦手小毛
巾等日常用品带到班级里,让幼儿找到家的感觉。 幼儿看到这些熟悉的用品,心理上会有一种稳定、安全感,也会减少分离焦虑的情绪。
5. 老师还可以在开学前请家长录几段录音,比如鼓励、安慰的话语:“宝宝今天真棒,跟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了”、“宝宝乖,你在班里跟老师玩一会儿,等妈妈下班就立刻来接你回家等等。”当幼儿听见爸爸妈妈的声音,也会降低焦虑的情绪。
6. 老师最大限度还原幼儿家庭生活的环境,可以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亲切感,容易帮助幼儿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减轻陌生环境带给他们的压力和与家人分离的焦虑。
7. 区域环境在投放材料时, 要注意三个原则:
² 投放的活动材料颜色要鲜艳;
² 选择大块、同类材料多一些;
² 要根据活动计划,有目的的选用。
8. 新生幼儿的情绪不稳定,有意注意也非常短暂,他们参与活动的时间不会持久。所以, 老师在幼儿活动时要多注意观察,观察他们的状态、情绪、参与情况等。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环境,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9. 老师通过创设情趣、温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参与其中,感受到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 幼儿在与环境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将分离焦虑情绪转移到操作活动中,帮助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顺利开启幼儿园的新生活。
老师除了是区域活动的创设者,也是组织者、观察者、指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同时老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
四、利用班级环境,提升师幼爱的温度
1. 主题墙饰
² 老师可以选择以“家”为主题的环创内容。利用生活中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装饰幼儿能理解并能一起参与创作的画面。比如“小鸡一家人”、“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表现亲情的装饰,让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2. 情绪签到墙
² 老师还可以创设“我上幼儿园”的墙饰。在墙上装饰可爱的小动物,手里拿着美丽的花朵,花朵中间可以贴幼儿的照片。在下面挂两个颜色不同的小口袋,分别放上笑脸和哭脸。幼儿来园时,请幼儿到墙饰前,把自己的照片贴到相应的花朵里。然后引导幼儿认识笑脸和哭脸代表的情感。引导幼儿去观察看笑脸多,还是哭脸多。通过这种方式, 既让幼儿宣泄自己的情绪,又能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当天的情绪,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幼儿心理辅导。
² 幼儿通过跟墙面环境的互动和对话,不但让孩子了解了自己的情绪,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关注别人情感的习惯。
3. 创设“动起来”的环境
² 老师可以把一些小礼物,例如:小贴纸,藏到区域里,和幼儿进行“寻宝”游戏。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翻找宝物上面,短暂的忘记了想爸爸妈妈这件事情。老师可以把幼儿找到的“宝物”当做奖品让幼儿带回家,让幼儿体验游戏的成就感,获得情感的满足和愉悦,达到减弱幼儿分离焦虑的效果。
4. 创设精神环境
² 当幼儿处在全新的陌生环境中,心理上的压力是巨大的。所以老师必须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关注和照顾新生幼儿,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与支持。 多跟幼儿进行肢体的接触,比如亲切的拥抱、温柔的爱抚、轻声细语的安慰, 满足他们生理上的需求。 让幼儿感觉老师是一个可以相信和依靠的人,有妈妈的感觉,这样可以帮助老师更快的跟幼儿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
² 所以说,营造温馨的环境有助于缓解新生分离焦虑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