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获奖教育论文】《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效果》

所属分类:教学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5-01-26 21:04:14
本文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幼师教育优秀论文范文,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中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轻松、活泼、自由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摘要

幼儿的认知具有形象性特点,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正因幼儿的这些年龄特点也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恰好符合了这一需要,它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对幼儿来首具有直观、形象、运动、交互和可重复性,积极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并且也能使孩子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   效果

  正文

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中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在我们学前教育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彻底改变了一贯老师讲、幼儿听,几张图片反复讲述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以幼儿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开辟了幼儿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天地,展示出了多媒体教学软件技术的独特魅力。在幼儿园教学中,它不仅更新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生动全面地展示了教材,更好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手段相比,显示了它独有的优势。它能以强大的交互功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孩子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直观、视听结合的情境。目前,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 宽松而愉快的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轻松、活泼、自由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多媒体教学时老师讲授与演示融为一体。在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信息双向传递中,幼儿能够愉快、主动地学习,并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兴趣能把幼儿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增强其注意力,主动将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能自觉地记忆、想象和思考所观察的事物。多媒体的立体声响效果,能为幼儿营造一种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情境,激发幼儿情绪,开启幼儿心扉,使其主动成为活动中的主体。

如在大班语言《春天来了》的教学中,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孩子对于春天这个词的概念很是模糊,但是在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后,将静态变成动态,春雨从天空中落下来了,美丽的鲜花盛开了,小草悄悄的从泥土中钻出来了,树叶变绿了等画面,使幼儿在一种诗情画意中理解并体会春天美丽的景色,注意力更加集中,兴趣更加浓厚。如在进行一次中班绘画课《多彩的鱼》,若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往往会给孩子们呈现几幅鱼的图片,画面都是静止的,而当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制作动态各种各样的的“多彩鱼”,让它们自由的在海底游来游去,同时再配上一些欢快活泼的音乐,让孩子们感觉到那些“多彩鱼”就仿佛在他们身边,不仅使孩子们对鱼产生了一定的表象更能激增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从而创作出一幅完美的图画,很好的发展了幼儿的创造能力。

再如在一次大班音乐律动《小小洗衣机》的教学活动中,我便很巧妙的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中的声音,为幼儿播放了洗衣机工作时的声音,让孩子来初步感知,之后我又让孩子观看了洗衣机工作过程中的视频,使孩子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动作的创造,让孩子们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小小洗衣机工作的过程,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想象着衣服在洗衣机中的各种姿态,愉快的舞动着他们的身体,享受极了。

二、形象、生动的图像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幼儿的心态是爱新、好奇,做事学习往往都会凭着自己的兴趣而很少去理智的思考,幼儿的认知具有形象性特点,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正因幼儿的这些年龄特点也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恰好符合了这一需要,它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对幼儿来首具有直观、形象、运动、交互和可重复性,积极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并且也能使孩子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比如在对大班幼儿进行食品安全教学活动中,如果只是一味的给孩子们强调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这些是垃圾产品,那些是不能多食的食物,这样的图片讲述对于孩子们来说太枯燥太乏味了,而且映像也不会深刻,为了避免这种教学效果的出现,于是我制作了一些相应的教学课件,当孩子们看到一些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垃圾食品”制作过程的短片时,我观察到有些幼儿在观看的同时,甚至真的在做呕吐状,我想孩子通过观看这些动画是真正的感知到了这些“垃圾产品”的危害性,当然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了,我觉得这样的教学会让更加深刻的去理解和体会活动的内容。

三、利用课件或媒体演示,灵活突破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能把以往教学中无法表现出来的抽象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生动、具体、直观,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一剖析,还能有力的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使孩子们在闻其声、见其形、人在境中运用多种感官发现规律、理解关系,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如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我们都知道画面布局对于幼儿来首是比较难掌握的一个问题,很容易分不出主次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制作了课件,就拿一次画小乌龟的教学活动来说,我将布局的难点利用课件来帮忙,同时运用了幼儿较易接受的拟人化的手法及音效,让幼儿感受乌龟住在海水里的不同地方画面的感觉及乌龟的感受,让乌龟开口说话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布局的重要性,这样易让幼儿接受。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优势,变静态挂图为动态画面,变说教为形象视觉刺激,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感觉的协同作用,使幼儿犹如身临其境,轻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还给孩子们一个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探索欲,优化了教学过程,我觉得这样的教学不仅老师是快乐的,孩子们更是意犹未尽。

又如在进行儿歌《我们的祖国真大》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使孩子们理解祖国的“大”这一特征,当然也是我们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我便利用了多媒体灵活自如的优点,制作了动态的动画课件来帮助孩子们理解。首先先让孩子们先观察我们中国地图,并且在地图中找到我们内蒙古以及呼和浩特,再将地图还原,然后让孩子们思考,我们内蒙古虽然很大,但是在地图上我们只占了小小的一块地方,说明我们的中国的确很大,通过对比区域所在地图上占得比例来感受祖国的 “地域大”,然后在配上相应的音乐和解说,给孩子呈现同一季节我们国家南方和北方的季节差别,使孩子认识到中国南北的确差别与气温差异,感知和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可见,借助多媒体的形象演示下能很孩子很清楚的感受到活动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同时也使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四、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互动性、参与性。

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发挥。而多媒体技术的采用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个好的课件,必须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可操作性。孩子的兴趣来得快消失的也快,要抓住孩子兴趣的最高点,不失时机地了解孩子感兴趣的“要看、要听、要想知道”的东西,快速直接地展示在幼儿面前,使幼儿的兴趣和思维得以连贯、加深、延续。所以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要注意课件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的随意性。能够根据情节变化,幼儿的适应状况和知识掌握情况,随时调用,操作。如《地震来了,怎么办》的活动中我以一个智力问答小竞赛的方式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知道哪些是正确的,使幼儿的知识得以加深、延续。

五、声画并茂的课件能有效地丰富幼儿的情感。

幼儿的情感体验是比较具体的、单纯的、直接的,并且对情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多媒体将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搭配结合的立体场景,形成情感辐射力,叩击心灵,营造心境,让幼儿在欣赏与理解事物的过程中丰富情感体验。

如,在《藏羚羊》这一活动中,首先我让幼儿先观看了“藏羚羊”的短片,让幼儿感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萌发爱护它们的情感。当幼儿看到成群可爱的藏羚羊突然被猎枪击倒,鲜血染红了草原,幸存的藏羚羊流出伤心的眼泪时,他们都被这逼真的画面深深感动,同时对不爱护藏羚羊的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愤恨。可见,幼儿不仅产生了对藏羚羊的同情,更从中升华出了爱护动物、关心他人的高尚情感。这一具体、生动、真实的场境使幼儿的心灵受到震动,激发了他们深切的同情心,受这种情感的激励,他们在全园发起了一场保护藏羚羊的自觉宣传运动。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难感觉到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我们日常教学中的一部分,它也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实现了我们有限的教学内容的无限化,它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教学的直观形象性,能使幼儿在多媒体技术营造的这一音、色、光的情境中去主动发现、质疑和探索,身临其境、真切感受,从而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拓宽了软件的应用面,也促进了我们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文为“当代杯”教师大赛原创作品,只做分享、学习、交流使用,抄袭必究

—— ——当代学前教育网—— ——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