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家园共育: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里程

所属分类:教育随笔 发布时间:2025-02-17 13:25:01
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从简单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逐步发展到复杂的思维、记忆和想象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里程碑和发展重点,这些发展标志着儿童从出生时的无意识状态逐渐转变为具有初步认知能力的个体。

² 孩子出生后,除了看得到的身体之外,看不到的小脑袋瓜里也是不断长智慧的喔!

² 张着眼睛四处看的孩子,其实很早就已经认得每天照顾呵护他的人,但你可别以为孩子只用“看”的方式探索这世界,其实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经验更是重要,“妈妈的味道”让孩子作梦也会笑。被逗得咯咯笑的孩子、跟着音乐左摇右晃的孩子、爬向玩具的快乐孩子、举手投足都要模仿的学人精孩子、还有动手又动口的好奇孩子,总是让大人们乐不可支。

² 亲爱的爸妈,忘了那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之类的话,放轻松、尽情地与孩子玩耍,一两岁的孩子喜欢你的身体、喜欢桌上地板每样东西、喜欢开柜子翻抽屉、喜欢玩电话开电灯按遥控器,对他而言,满屋子全都是新奇玩具。

² 别忘了多拍些照,因为回首亲子游戏的美好时光,你会发现,这个新世界的探险家不仅已经远离起跑点、变成“直立人”,全速前进的心智发展更是惊人呢!

一岁前:

² 视线能追随移动的物体(例如妈妈走动泡牛奶时,孩子眼睛会跟着来回看);

² 听到熟悉的音乐童谣会特别注意或高兴;

² 会模仿大人脸部动作(例如:张大嘴巴或伸出舌头);

² 会学别人的动作或姿态(如:举起双手摸头);

² 对简短的口令会做出反应(如:拍拍手、挥挥手 BYE-BYE);

² 探索新环境时会回头注意大人表情的变化;

² 会认得人,且有亲疏之别,遇陌生人会哭或盯着看;

² 透过感觉及运动的方式来学习。(例如:四处爬、拿到东西总喜欢先放进嘴巴;把小东西放进罐子内,再摇出来)

n 一至二岁:

² 学大人的话或动作(如:也要拿扫把扫地);

² 能说或指出图画书中的一些东西(如:球、鸭鸭);

² 听到指令后可正确行动(例如,把尿布拿去垃圾桶丢掉);

² 能够把两个相似的东西配对放在一起(如:把自己的小鞋放在大人的鞋子旁边;把绒毛玩具都抱到椅子上)

² 了解日常活动中简单的指示(如:手手不要放嘴巴);

² 知道“你”和“我”的差别(例如孩子已经会指鼻子后,妈妈改问“你的鼻子”或“我的鼻子”,孩子仍能够听口令正确指到妈妈或自己的鼻子) ;

² 注意力持续时间仍非常有限(例如:不断翻找拿出东西来,但到手后每样都玩不久、一直换);可以从自行探索的过程中学到经验(如:被抽屉夹到手后学会关时要赶快放手)

二至三岁:

² 能遵循简单指令(如:“手手脏脏去洗洗”;会自己挑出喜欢的图画书,并可说出许多图片上的东西 ;有意义地使用含有配对关联的东西(如:肚子饿时自己去拿空碗和汤匙;想出门玩会先找鞋子穿);

² 会玩大小依序套迭的玩具(如:套套杯或套环塔);

² 能认出镜子中的自己、一边说出自己的名字或昵称;

² 学大人的动作并简短说出自己在做什么(如:一边学人打喷嚏一边说:“爷爷哈啾!”);

² 注意力持续时间仍有限(例如,可坐下来迭迭积木或听一下故事,但每件事都做不久);透过自行探索或大人引导来学习(例如,学穿鞋子);开始对熟悉物品的功能有些概念(如:把钥匙拿给大人说:“开门”); 

² 对一部分与全部的差别有些概念(如:听懂或自己会说:“通通都给我!”)

n 三至四岁:

² 问他时可指对六种颜色(例如问他:“红色在哪里?”,他会正确指出来)

² 想寻求解答时会主动问“这什么?”、“为什么?”或“怎么用/玩?” 会说自己的年龄 ;会说自己的完整姓名;

² 刻意将同型的玩具(如:小汽车或积木)依大小排成一列;

² 对于物品功能、分类及量的概念理解逐渐增加(例如可指出哪个大? 哪个多?) ;

² 涂鸦并一边说出自己在画什么,虽然不见得画得像;

² 稍微知道过去或现在在时间上的差别(例如会说:“我刚刚出去玩。”)

² 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容易分心(如:故事还没说完就跑掉了) ;

² 透过观察模仿大人或由大人指导的方式学习(如:学习自己用香皂洗手后冲干净)

² 现在大部分四岁以上的孩子都已经上幼儿园了,中班大班阶段的“小大人”有趣极了,童言童语中已经有点见解,偶尔也挺爱纠正别人的。

n 四至五岁:

² 可自己指并说对四~六种颜色;

² 字创新词(例如放小熊拼图的盒子变成“熊盒”) ; 

² 会玩音韵、说些押韵的字词(如:乌龟-钢盔-小狗-不追、跑跑-跳跳-一起-尿尿);

² 能将物品图片依相似性分开配对(例如将印有猫咪、火车、小狗、飞机、船等五张卡片分成两边:猫咪-小狗 VS 火车-飞机-船);

² 一边画图一边说自己在画什么,说的和画的已经看起来比较像一点;

² 画人:可看出二至六个尚可辨识的部位(如:头、身体、手或脚);

² 学大人点数东西,至少五个;

² 知道自己居住的城镇和街道名;

² 注意力持续时间增长,但仍容易分心(例如幼儿园上课中听到狗吠,会立刻站起来寻找窗外的小狗);对于功能、时间及部分/全部等概念的理解持续增加(例如会说:“昨天妈妈买 7-11,又给我多一张不一样的SNOOPY卡套。”;

² 时间概念已经扩展到有上个礼拜、昨天、今天、明天等差别,但用词不见得能完全正确;

² 透过自行探索、观察或听大人解说等方式学习(例如利用贩卖机,投币-按键-买饮料)

n 五至六岁:

² 点数东西可达 10 个;

² 可念一些数字1~9及简单国字(如:一、大、中、小);

² 会用某种特征分类物品(例如老师说:“住在水里的动物。”,孩子会把符合条件的动物卡片全都找出来);

² 听过的故事书内容可以自己再说一次且说来大致合理(例如:三只小猪“森林里有猪大哥、猪二哥…,最小的猪弟弟盖一个很‘硬’的房子,不怕大野狼了”);

² 知道时钟指针位置与日常作息的关联(例如会说:“早上八点妈妈要上班、晚上短针到九就要去睡觉。”) ;

² 开始可以正确使用昨天、明天等用词,时间概念扩展到可理解重要事件与未来时间点的关系(如:“放寒假爸爸要先带我去迪斯尼乐园,等过年再回阿公阿嬷家。”);

² 刻意且有目标性地操作教室用具(如:自己找出纸笔画图,再拿胶水把图贴在公布栏);

² 注意力持续度明显增加,做有兴趣的事时可以忽略无关的分心干扰(例如画图时可以不理会妹妹在一旁玩所发出的声音);

² 除了事物功能的概念增加外,也能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如:“水壶在滴水,因为弟弟没放好、掉地上破了。”) ;

² 可以透过大人口语指导的方式来学习(例如可听懂“数数看,把数字和点点图配对,画线连在一起。”) ; 

² 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情境的真实性仍可能混淆(例如:天真地相信只要系上神奇披风就可以像超人一样在天上飞;

² 看到电视广告中的汽车变成巨蜥攀上峡谷,以为真有这样一台超厉害的动物变形车)。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