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来源
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做好入学后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基于这样的建议开展了《背着书包上学去》这一幼小衔接体验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书包”问题出发,让幼儿从思想上、行动上逐步向小学生靠拢,培养幼儿收纳整理的方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科学适应小学生活。体会背书包的快乐,学习的快乐,让幼儿感受到做一名小学生的光荣与自豪。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物品整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能够根据需求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坚持一周背书包上学。
三、活动准备
1.活动时间:一周
2.教师准备:小学生课表1张,装有物品的小学生书包1个,打卡记录表每人1张。
3.幼儿准备:书包1个、水壶1个、其他物品若干。
四、活动内容
1.组织幼儿讨论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学生每天上学必须带什么。
(2)教师出示小学生的书包,和幼儿一起看看小学生的书包里面有什么,看看和自己说的一不一样。
(3)教师根据小学生书包里的物品帮助幼儿归类,如书包里有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4)教师请幼儿继续讨论,如果上学的时候发现忘带东西了、书包装的东西过多背不动怎么办。
(5)教师出示小学生课程表,引导幼儿观察课表,说一说课表上有什么;小学生一天上几节课;上午和下午分别上几节课;都有什么课;能从课表上知道书包里要装什么物品吗等等。
(6)教师根据课表对照小学生的书包,告诉幼儿课表可以帮助我们来整理书包,知道每天必须要带的学习用品,就不会忘带或带得太多了。
2.按需求整理书包
(1)教师提出上学需要带的物品,请幼儿根据需求整理自己的书包。
(2)教师引导幼儿在整理书包时大书放后面,作业本放大书前面,小书放在作业本前面,各种文具有序整齐地放入文具盒中,文具盒放小书前面。可以将水杯或其他物品,如:纸巾、跳绳、剪子等物品放在书包两侧方便取放。
3.正确背书包的方法
(1)书包整理好了,教师请幼儿调整好书包的肩带,将书包背起来。
(2)教师请幼儿轮流到前面展示,大家讨论谁背书包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3)教师小结:书包有很种,但是我们要选择肩带宽、弹性好、有腰带的双肩背书包。背书包的时候要把两个肩带调整的长度一样,肩带如果不一样长,背得时间久了,会造成高低肩。背上书包后,将可调节带拉紧至背包的最根部,使书包尽可能贴合背部,这样背部就自然而然挺直了。书包的顶部可以与肩膀同高,或比肩膀稍高一点,书包的底部应处于小朋友的腰部,臀部以上5cm的位置,这样背书包的方法是正确的。
4.介绍一周打卡背书包上学规则
(1)一周内每天晚上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整理好书包。
(2)第二天早上自己背着书包来到幼儿园,不用爸爸妈妈牵手,自己走进班级,做到不忘记必须带的物品。
(3)在幼儿园的一天当中要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4)下午放学时要将书包里的物品整理好自己背书包放学,做到不落下东西。
(5)每天完成打卡记录。
5.打卡挑战开始
(1)教师每日下午要放学前组织幼儿完成打卡记录。
(2)适时地提醒和鼓励幼儿坚持打卡。
6.挑战结束,授奖
(1)挑战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拿出自己的打卡表,统计打卡次数和内容。
(2)幼儿分别分享自己的打卡次数和内容,分享感受和经验。
(3)教师授予满勤打卡的幼儿“自我管理小达人”奖状。
五、教育建议
1.根据幼儿对书包的兴趣和了解情况,教师适当增加或删减整理书包、了解书包构造的部分,但不能影响幼儿独立完成整理书包。
2.在挑战打卡的过程中,教师要每日根据第二天的活动内容,提出幼儿整理书包的要求,帮助幼儿形成整理书包、自我管理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