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备课指导:幼儿园备课内容

所属分类:幼儿园资讯管理 发布时间:2025-03-31 13:58:02
幼儿园备课内容是确保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幼儿园备课的相关内容:

 

一、幼儿园教师备课的内容

 1.备活动目标

1)目标制定是否适宜,对活动成败起着决定作用,目标是活动要达到的结果。

2)制定目标要依据《纲要》、《指南》中的精神,将各领域发

展目标与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有机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

3)在目标表述上尽量用可以观察到的幼儿行为来体现,要设计

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具有针对性强的目标。例如:大班安全  

教育活动《地震时不慌张》目标:

² 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发生地震时到安全的地方躲

避,不慌张。

²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严重灾害。

² 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爱心等良好品德。

4)目标以2—3条为宜,目标切忌过空、过大、过难,一定要和

活动紧密结合。例如:语言活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目标:

²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不同角度的性格特点,能用连贯的语言

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² 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² 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4)目标虽是行动的指南,但也可以随着活动的开展进行适当的

调整。

 2.备领域教学要点(详见讲义1-1-2-3“各领域教学要点”)

 3.备幼儿的发展

1)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备幼儿来源于对幼儿的观察,要把握幼儿的特点及学习需要,分析他们先前的经验和已有的认知过程,确定最近发展区,设计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法,达成活动目标。

2)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备课前要对全体幼儿做充分的了解,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尝试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应重点从以下几个问题去思考

² 幼儿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

² 幼儿的已有经验有哪些;

² 这样的提问是否合适,幼儿是否能理解;

² 教具何时出现能吸引幼儿兴趣,怎么摆放更便于幼儿活动;

² 如何把握同一班级幼儿不同层次和能力,如何进行个别指导。

 4.备教学内容

1)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

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当前幼儿的实际水平,是幼儿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内容,且具有“适度新颖性”的特点。

3)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兴趣点教师要分析和关注幼儿的兴趣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能充分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当中。

 5.备活动材料

1)教师要充分研究教学材料,明确选材内容的目标和要求,将内容吃透,包括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和突破方法的思考。

² 确定重点:教师在明确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应分析过程中哪些环节为关键点应重点进行对于有教材的活动内容,应分析出教材重点,教材重点一般指教材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而教学重点则需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根据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而定。

² 确定难点:凡为大部分幼儿所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复杂的技能和生疏的技巧,就是难点。难点一方面是由于教材的抽象,幼儿难以理解。处理这一类难点的最好方法是运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多举实例、多做演示,给幼儿以丰富的感性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另一方面难点来自于幼儿,对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孩子,由于以往知识基础不同、生活经验不同、理解能力不同,难点也会各自不同。

2)深入研究与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

² 课程条件资源:教学图片、操作材料、音像制品等,教师要认真研究本次活动原配的课程资源,思考在哪些环节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它们。

² 物质条件资源:粘贴范例、图片需要的黑板;展示大书用的架子;看电子图片用的电脑和投影仪;提供何种工具让幼儿作画;是否有合适的场地让幼儿分组合作。筹备细节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会手忙脚乱,也不会影响进程。

² 家长支持资源:家长具有某方面特长,教师遇到相关问题可以进行咨询,以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有的家长所从事的工作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例如,教师组织“爱护牙齿”的教学活动时,邀请班里的牙医家长,请他带来牙齿模型、牙医工具,并从专业的角度为幼儿讲述牙科知识,使教学活动生动、直观。

 6.备教师

1)分析自身优势: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为教育资源加以运用有的教师能歌善舞,可以把简单的乐曲改编成幼儿喜爱的舞蹈或游戏;有的教师心灵手巧,可以为教学制作优质的操作材料;教师之间可以根据各自的特长互相协作,互相帮助。

2)组织语言

1)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技巧,通过鲜明、准确、精练、形象

的语言表达所要讲授的内容,让幼儿透彻地理解、明确地操作,达成最高的活动效益。

3)设计教态

² 教师组织活动时的姿态、动作是表达语言时的重要辅助形式;

² 教师的教态生动活泼、大方自然,就能高度集中幼儿的注意,使幼儿深刻领会所学的知识。

² 教师的教态生硬死板、姿势不自然,幼儿就会感到兴致不高、无精打采。

² 教师在活动前,应该认真设计自己的姿态、表情和手势,研究如何掌握得体的教态。

4)进行试讲:

为了更好地改进方法,选择语言,备好教态,活动前试讲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这对于熟悉教材,改进方法,发现问题,弥补漏洞,都有很大的作用。

7.备活动过程与方法

1)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基础上,要落实“怎么教”、

“怎么学”,即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进行教学法

的设计、选定和加工。

2)教学方法包括:

²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考虑如何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至理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² 怎样组织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² 怎样导入活动,引发兴趣,吸引注意,启迪思考;

² 怎样联系经验,鼓励创新;

² 怎样随机调整,灵活互动;

² 采用哪些教学手段,教具的操作和使用等。

3)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教会幼儿什么,而是幼儿主动发

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有益于身心的经验。“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是有效引导幼儿获得经验的最佳途径。

- 全文完 -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