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科学领域指导:科学教学活动的观察、记录与反思

所属分类:幼儿园资讯管理 发布时间:2025-01-31 23:30:46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不仅关乎幼儿的知识积累,更在于塑造他们的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幼儿的成长乃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下是有关科学教学活动的观察、记录与反思具体内容:

 

一、观察记录的意义

1.锻炼幼儿独立操作的能力,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的态度,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助于准确把握科学活动规律,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等。

 二、如何指导幼儿记录

1.指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构:绘画、图标等。

2.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先让幼儿进行猜想记录、设计实验记录,还可以进行过程记录、结果记录等。

3.随机记录。

 4.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教师善于引导、启发幼儿抓住记录的动机、实际,调动幼儿观察记录的积极性,培养幼儿记录意识、记录习惯与记录能力。

3)观察记录应伴随幼儿的观察、探索活动同时进行。

4)记录与分享交流紧密结合:教师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说明记录的机会。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提高幼儿总结、概括观察的能力。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反思

1.教学反思的形式多样:教学反思日记、教学随笔、课后记录等教学反思方式。

1)教学反思日记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后通过回顾与反思,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优点进行总结。通过简单的总结,教师可以更换地安排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2)教学随笔即教师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随时记录自己真实的所感所想。

3)课后记录:即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对活动进行小结。

 2.反思的具体内容

1)反思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生活、是否感兴趣。

2)反思目标

² 是否只是为了完成目标进行灌输。

² 目标是否适宜。

3)反思材料

² 材料是否适宜,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

² 材料是否有趣味性,幼儿感兴趣,积极参与操作活动。

² 材料是否丰富,满足幼儿的操作需要。

4)反思操作过程

² 是否体现幼儿自主。

² 教师的配合与随机指导。

3.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1)在探究活动后,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自由交谈的空间,认真倾听、随机指导,提升幼儿已有经验。

2)设计引发幼儿深入研究,言简意赅的有效提问:教师要

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问题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突出重点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

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提升幼儿经验。

3)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贴近幼儿实际,选择熟知材料;

拓展幼儿视野,收集废旧材料;整合家庭资源,集聚社会材料。

4)运用小组合作,使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相互学习和吸纳,实现智慧的互补与共享。

4. 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配合

1)提前沟通,熟悉科学活动:执教教师应提前给配班老师科学活动的计划,使配班老师熟悉科学活动的内容、目标、指导重点等。

在科学活动过程中两位教师有效配合。

2)共同合作:发放科学材料两位教师互相合作,一起发放缩短发放材料的时间。

3)有效分工:指导幼儿认真操作,当幼儿具体操作的时候,执教教师可根据科学内容、幼儿能力等分成两大组,两位教师分工进行指导。

4)随时沟通:交换幼儿游戏情况,例如:有的幼儿想出很多操作方法,有的幼儿不能有效操作,为了让执教教师掌握幼儿情况,两位教师随时沟通,简单讨论解决方法。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方案,帮助教师了解科学活动的具

体内容和年龄特点、指导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自主

观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从而增长幼儿

科学认知经验,在自主探究中提高活动兴趣。

- 全文完 -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