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音乐领域指导:音乐打击乐教学活动概述

所属分类:活动和游戏方案 发布时间:2025-01-30 17:24:29
幼儿园音乐打击乐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在音乐技能上的提升,还能在情感、社交和认知等多方面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打击乐活动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

 

一. 什么是幼儿打击乐教学活动?

幼儿打击乐教学活动是指: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同时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

 

二. 幼儿打击乐教学活动的特点

 

1.综合性

1)幼儿打击乐教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 在活动中与声势、语言节奏歌唱、音乐欣赏、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等内容相结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道具、乐器进行演奏。

2)活动过程中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例如:趣味性图谱、有趣的节奏游戏等,培养幼儿有意识、主动性地学习音乐,使幼儿感受到打击乐学习的乐趣,提升幼儿的音乐能力和动手能力。

 

2.创造性

1)打击乐教学能够让幼儿进行自我探索和发现,例如:发现音乐的性质、自主运用声势表现音乐。

2)与幼儿共同欣赏音乐、分析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性质自主地创作节奏型,选择适宜的乐器等,为幼儿预留足够的想象空间,然后通过打击乐器表现音乐力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等,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3.游戏性

1)在音乐活动过程中通过声势、动作、有趣的游戏、朗朗上口的儿谣引导幼儿掌握节奏。

2)幼儿通过游戏建立自我的感觉,学会思考、听想、活动,体会到打击乐的节奏和特色。

 

三. 幼儿打击乐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 

 

1. 渗透到五大领域

1)健康领域

² 幼儿在运用声势、操作乐器感知表现节奏时,通过身体的动作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例如:对敲铜碰钟、敲打三角铁等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² 通过看图谱或辨别音乐性质时,变换肢体动作发展幼儿大脑对四肢的控制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通过拍手、踏步等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等

² 在操作乐器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例如:拍圆舞板、画图谱等。

² 通过声势练习认识身体。

² 通过欣赏、表现音乐等愉悦自己的心情。

 

2) 语言领域

² 通过儿谣、寓言故事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创作力。

² 幼儿在根据歌词运用声势创编动作,从而发展幼儿的创作力。

² 幼儿在创编节奏、分组演奏过程中通过协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² 幼儿在倾听音乐、歌曲的过程中,认真地听歌词、听旋律、节奏,从而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听力、记忆力与注意力。

 

3)认知领域

² 在认识图谱与乐器的过程中认识颜色、形状、质地等等。例如:图谱的颜色标识、图形等;乐器的形状与材质。(木质、金属)

² 认识音的高低、长短;数拍子和数小节时过程中练习数数。

² 认识等分,例如:二等分、四等分,一拍是一个苹果,半拍是半个苹果等。

 

4)社会领域

²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与积极的态度

ü 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展示得到同伴、教师、家长的认可,从而建立自信。

ü 感受音乐的优美愉悦幼儿的心情,使幼儿心情愉快从而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

² 培养幼儿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

ü 通过隐性教育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过渡环节、游戏环节等播放近期要学习的乐曲或练习乐曲中的节奏等,使幼儿自主学习。

ü 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的促使幼儿喜欢学习,在与通过分组协商、分析音乐的过程中,幼儿习得学习方法。

²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ü 打击乐活动更多的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的,运用不同的演奏形式表现音乐,例如:齐奏、合奏、轮奏等需要幼儿分工与相互合作、和谐一致,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ü 打击乐活动中幼儿分成小组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在演奏过程中要集中精力,不但要打好自己的声部,而且还要用心倾听他人的声部和观察教师的手势指挥等,从而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

ü 通过取放乐器、轮奏等,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5)艺术方面

² 通过画图谱、制作乐器等发展幼儿绘画能力及创造力。

² 通过优美的乐句、旋律使幼儿感受美、欣赏美。

 

2.渗透到日常生活与游戏

1)在过渡环节复习儿歌、词语接龙游戏时进行声势的节奏练习,例如:语词游戏和复习儿歌

   ╳  ▏╳ ╳  ╳ ▏ ……  

汉堡          

╳ ╳  ╳  ▏╳ ╳  ╳ ▏ ……  

小老          

2)户外集体游戏进行节奏练习,例如:《吃毛桃》《猜拳游戏》等,都可以进行节奏练习。

3)教师在表演区提供近期的音乐、图谱、乐器等,幼儿在区域活动环节进行乐器演奏活动。

 

3.家园共育

1)将近期学习的音乐家园共享,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进行节奏练习。

2)与幼儿一起设计图谱、制作乐器等。

3)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加班级教学活动,与幼儿一起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家长与幼儿的互动能力,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幼儿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特点

发展特点

3—4岁

4—6岁

 

 

乐器操作

 

 

1. 幼儿容易掌握的乐器是铃鼓和碰铃,幼儿可以一只手拿着乐器,另一只手去拍击乐器,或双手抓住乐器,摇动的动作使乐器发出

2.掌握铃鼓的不同演奏方式,如:拍奏和摇奏。

1.可以有控制地拍击铃鼓,使其发出更好听的声音。

2.演奏碰铃时使用手腕的力量,使其声音更柔和。

3.会使用三角铁、木鱼等乐器。

4.开始探索同一乐器的不同

演奏方式,并学习控制和调整

乐器发出的声音,使其与音乐

相匹配。

 

随乐能力

1.开始获得一些集体有组织的打击乐器的经验,但合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

2.幼儿3岁末期开始获得初步的合乐意识和合乐能力。   

1.能看指挥合乐演奏乐器。

2.能注意和不同乐器演奏的

配合和分工。

 

合作协调

1.在教师的带动、指挥和帮助下,能初步掌握和大家一起同时演奏和结束的方法。

1.能够关注不同声部,努力使自己的声部与其他人协调

2.理解指挥的手势并做出反应,自己担任指挥等。

创造性

表现

1.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熟悉的、特征鲜明的形象可以进行适当的配乐器。

1.能根据乐器和音乐的特点进行配器和演奏。

2.会进行多套配器方案的设计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