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班幼儿户外活动的特点
依据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偏弱,注意力容易转移,易疲劳的特点,在开展不同类游戏活动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如下。
1)集体活动。教师在设计和组织集体活动时要用简单、有趣的语言和情境化、拟人化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中。例如,小兔采蘑菇游戏,老师佩戴头饰扮演妈妈,幼儿佩戴胸饰扮演宝宝,教师以妈妈的口吻和幼儿共同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游戏内容和要求,在集中幼儿注意力的同时还激发了幼儿参与兴趣,使幼儿进入游戏状态。也可以为幼儿创设游戏情景,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实物、教具、玩具吸引幼儿,还可利用简单的儿歌进入游戏活动,或者放一些背景音乐,提高幼儿游戏的情趣。
2)分散活动。小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容易转移,身体极易疲劳,长时间玩一种玩具对于他们来说会失去兴趣,分散活动时,要给幼儿准备2~3种幼儿熟悉并喜欢的玩具,活动中引导幼儿在老师的视线范围之内进行活动,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不会谦让等待,老师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应避免等待,更不应开展竞争性活动。
二、小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指导
1)保育。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户外活动中保教结合显得更为重要,活动前教师要注意检查整理幼儿的衣裤,活动中对拖着鞋、鞋带开了的幼儿要及时处理,要随身带着纸巾,及时为幼儿擦鼻涕擦汗,关注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随时提醒他们如厕,给他们整理衣服,避免露着小肚皮着凉。
2)安全。活动前必须检查场地和器械的安全,边缘轮廓是否锋利等,投掷方面要合理安排好投掷的方向、距离及组织好孩子的活动秩序,以免投掷物品给幼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活动设计的时候应多考虑慢走、爬、钻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完成,以免运动量过大和超负荷给孩子带来的运动损伤和心理负担。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如,会正确使用玩具,不随便推同伴,摔倒时手光掌地,不猛跑乱扔器械,有损伤时及时告诉老师,运动过后不要急着饮水等。
3)材料投放
三轮车、皮球、软包、软飞盘、降落伞都是小班幼儿适宜操作的材料,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一物多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