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幼儿园岗位责任制
1. 幼儿园岗位责任制是通过明确的规定,使每个岗位人员的职责明晰化,并将它落实到人的一种制度。简单的说,就是使一定工作岗位上的人同这个岗位该做的事情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一种制度。
2. 幼儿园岗位责任制起着明确职责,调整和处理各个岗位之间的职务、权力和利益等关系的作用。
3. 幼儿园建立岗位责任制的目的,在于使全体教师员工能够在其位、行其事、尽其责。
4. 岗位责任制是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的核心。它可以使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和班级中的每个成员,保证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所以说,抓好岗位责任制,其他制度的执行才可能有保障。
5. 幼儿园岗位责任制应包括工作任务、内容、方法和质量要求。确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可以有利于各岗位人员进一步明确本岗位应承担的任务目标,认真实施、检查评价从而保证落实。
6. 幼儿园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执行,有利于实现幼儿园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使幼儿园工作纳入规范科学管理轨道,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益于在幼儿园形成人人尽职尽责的良好风气。
二、如何制定幼儿园岗位职责
1. 确定幼儿园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一方面要依据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统一要求,如《幼儿园工作规程》等对幼儿园各岗位人员的有关规定;又要依据各幼儿园的性质任务、规模以及人员编制等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确定各自的具体要求。
2. 幼儿园岗位责任制建立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第一, 各岗位的基本职责范围
² 体现各岗位的共性特征和一般要求,例如:园长的职责,首先要分清职责与角色的关系,对园长而言角色和职责是不能分离的,是职业内含的两个方面,即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职责?在这里角色定位是职责定位的前提,职责定位的依据是角色定位。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也无论幼儿园的规模大小、作为园长须清楚自己所承担的三大核心职责。即:
1)队伍建设
² 这是第一要务,在队伍建设中,要紧紧抓住选人、育人、用人三大节点。通过幼儿园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机制体系建设,创造师资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培育符合现代幼儿园发展的师资队伍。
2)教学能力
² 这是幼儿园发展的支柱和内涵,包括幼儿园发展计划、课程建设和大型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不断开发和确保安全的防控能力提升等。
3)执行能力
² 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能力建设,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好的效果。执行力的关键要素是良好的运行体系和制度保障,让教师有工作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包括:
ü 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ü 提升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幼儿园日常工作的监督能力;
ü 评价与反馈;
总之,园长职责的三大核心,是告诉园长要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岗位职责的重点是引领和管理,在运营管理中,学会抓大放小,实现用科学的方法管人、管事、管发展,而不是每天沉浸在具体的事务中。
第二, 各岗位的独特性
² 反映出各岗位在具体机构中的独特性或个别特点。这就需要根据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
² 总的来说,岗位责任制应将统一性与个别性结合起来,并加以制定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