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指导-五大领域
- 指导方案 -
一、要点提示:
1.什么是幼儿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主要依据幼儿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判断的过程。
2.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
1)帮助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现状。
2)帮助教师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位幼儿,为因人施教提供依据。
3)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情况。
4)为改进教育过程提供依据。
3.幼儿发展评价的意义
1)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开展幼儿发展评价有助于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研究和促进幼儿发展上来。
2)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措施:通过开展幼儿发展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师观察、记录、分析、判断等基本能力。
二、幼儿发展评价的具体内容
(一)幼儿发展评价前的准备
1.准备评价体系
1)准备《幼儿发展评价标准》:
根据《指南》《纲要》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按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分上、下两个学期制定幼儿发展标准,每个领域由若干个发展指标组成。例如:
健康 |
语言 |
||
指标 |
观察内容 |
指标 |
观察内容 |
走 |
能按口令有节奏地走。能根据信号灵活地改变走的速度和方向。列队走时能保持基本队列,做出队形变化的动作。 |
倾听 |
能认真倾听别人谈话,理解对方讲话的要点,能根据对方的问话做出适宜的应答。 |
跑 |
跑步时步幅均匀,落地较轻,双臂屈肘在两侧,前后自然摆动。能听信号较灵活地控制跑步的速度和方向。 |
交流 |
能引发话题与人交流,乐于参加讨论,能发表不同意见。敢在集体面前讲话,态度比较自然。 |
跳 |
能立定跳远80cm,起跳前身体下蹲,双手后摆,跳时蹬地有力,双臂摆动自然、协调,双脚同时落地,落地较稳。 |
词汇 |
知道一些与日常生活现象或常见事物有关的反义词(如快、慢等),并能正确的使用。 |
2)准备评价模板:三个年龄段的发展评价记录表、班级发展评估报告表与全园发展评估报告表。(园所要统一)
3)班级《幼儿发展评价记录表》
健康领域 |
||||||||||||||||||||||||||||||
幼儿姓名 |
走 |
跑 |
跳 |
平衡 |
拍球 |
入厕 |
进餐 |
穿衣 |
卫生习惯 |
安全 |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班级《幼儿发展评估报告》
例如,健康领域测查统计表(1)
项目 |
走 |
跑 |
跳 |
平衡 |
拍球 |
|||||
人 数 |
百分比(%) |
人 数 |
百分比(%) |
人 数 |
百分比(%) |
人 数 |
百分比(%) |
人 数 |
百分比(%) |
学 期 初 |
发展中 |
|
|
|
|
|
|
|
|
|
|
比较符合 |
|
|
|
|
|
|
|
|
|
|
|
很符合 |
|
|
|
|
|
|
|
|
|
|
|
人数/合格率 |
|
|
|
|
|
|
|
|
|
|
优势及原因分析:
劣势及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5)《全园幼儿评估报告》
小班:( 人)
健康领域测查统计表
百分比(%) 内容 |
发展中(%) |
比较符合(%) |
很符合(%) |
合格率(%) |
走 |
|
|
|
|
跑 |
|
|
|
|
跳 |
|
|
|
|
平衡 |
|
|
|
|
优势及原因分析:
劣势及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建议:参考《幼儿发展评价手册》《教师如何观察评价幼儿》。
2.园所管理人员的准备
1)园长::全园工作计划要体现如何督促、支持幼儿发展评价工作,包括测评材料、专业、教学的支持(教师外出、本园学习等);开学前组织保教主任、后勤主任、保健、班长等开会研究本学期评价工作的计划。
2)保教主任:完善本园评价体系,制定发展评价计划,组织教师学习评价体系。
3)教师专业上的准备
积极参加学习:《指南》《纲要》《幼儿发展评价手册》,了解本班幼儿的评价指标、内容与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学习本园制定的评价体系,掌握评价的具体方法。通过学习明确评价的目的与性质:为何评价、当前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评价什么、评价的具体内容与对象是什么?例如:对幼儿各领域测评的方法、计算百分比、撰写评价报告等;制定评价方案计划:依据评价的指标、标准,对评价的内容、对象、范围、过程、方法以及班级实际情况等制定计划。
3.评价工具与材料准备
10根据指标的具体要求准备必要的评价工具,如:秒表、影音设备、观察工具(图片、操作性玩具等)。
2)准备好搜集信息所需要的观察表格、访谈提纲、问卷调查表。
3)根据评价指标与内容设置室内外场地、玩具、游戏材料等。
(二)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自然观察法、情景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
1.自然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幼儿发展信息的方法。方法包括:时间抽样观察法、时间抽样观察法、行为核查观察法。
1)时间抽样观察法:是对特定时间内幼儿所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主要观察行为是否出现。
●时间抽样观察可以运用到对某个幼儿某些行为的评价。例如,运用表格记录幼儿行为
幼儿选择游戏活动情况观察表
幼儿姓名: 观察者:
时间 |
活动类型 |
||||
绘画 |
表演 |
结构性游戏 |
角色游戏 |
益智 |
|
8:30 |
|
|
|
|
|
8:35 |
|
|
|
|
|
8:40 |
|
|
|
|
|
8:45 |
|
|
|
|
|
8:50 |
|
|
|
|
|
8:55 |
|
|
|
|
|
●教师每隔五分钟观察一次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对行为类型进行判断,然后记录在观察表中,连续几天的观察,教师就会发现幼儿选择活动的倾向性,以及活动过程中的坚持性,为评价提供材料。
●时间取样还可以根据情绪行为、领域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等设计进行表格进行观察。
2)事件抽样观察法:是观察者事先确定观察目的,选择某种或某类事件作为观察的目标,在观察中等待该时间发生并仔细观察事件全过程并加以记录的方法。
●运用表格进行观察
观察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记录表
幼儿姓名 |
独立如厕 |
洗手 |
进餐 |
穿衣服 |
穿鞋子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根据指标观察幼儿,记下每位幼儿学会这些技能的日期,教师根据《幼儿发展评价标准》的观察内容设定表格,便于教师观察、记录 与分析。
●运用事件抽样法还可以对幼儿社会行为方面观察,例如:关心集体、同伴合作、解决冲突等行为。
3)行为核查观察法:教师将要观察的项目和行为预先列出表格,然后核查这种行为是否发生或出现,并在所出现的行为或项目上划∨。因为核查表是观察目的的具体化的体现,使用这种方法观察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可以将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分解成若干个行为核查表,分阶段对不同的发展方面进行观察。
●根据语言领域设计表格(教师根据自己要观察的指标进行设计)
大班幼儿语言能力检核表
幼儿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类别 |
项目 |
是 |
否 |
“否”首次出现的时间 |
倾听 能力 |
在集体中能注意听教师或其他人讲话 |
|
|
|
能根据对方的问话做出适宜的应答 |
|
|
|
|
理解对方讲话的要点 |
|
|
|
●教师根据要观察的行为设计表格,例如:观察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行为等。
运用自然观察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创设自然的观察环境和气氛,教师不应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干预、
限制或评价。要避免幼儿注意或发觉评价者的观察意图,以防止
幼儿出现紧张及其他非自然的行为,确保观察结果的真实性。
●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师应始终明确每次观察的任务和目的,
要选择与观察项目有关的行为和重要事实进行记录。
●做好观察记录,精确记下反映幼儿行为和事实及发生的条件、
环境,以便对幼儿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多次观察,幼儿行为易受环境和其他
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特
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可能具有偶然性,不一定是他典型的、
一般的行为。如果以一次观察得到的信息作为评价依据,将影响
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发展评价时,一定要注
意进行多次观察再做评价。
2.情景观察法
1)具体方法
●是在教育的实际情景下,按照研究目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
将幼儿设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的情景中,教师观察在该待定
情景中幼儿的行为。
●教师事先准备好废旧图书,鼓励幼儿进行剪贴、拼图、填画,
然后让幼儿创编新故事。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使用工具的
能力、动手能力、绘画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2)注意的问题
●要围绕观察目的设计情景,所创设的情景要能引发幼儿表现出
评价者将要观察的行为。
●设计的观察情景应尽量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情景相似,应是幼儿
感兴趣的活动,能够使幼儿积极参与并产生真实感。
●情景观察应与日常观察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以一次情景
观察得到的材料对幼儿进行评价,经过多次情景观察并与日常生
活中的自然观察相结合,才能使评价更有事实依据。
3.谈话法
1)通过与幼儿面对面的交谈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教师要对谈话内容进行记录,然后再进行分析。
2)教师为了了解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水平,可在交谈时提问,班里的小朋友喜欢和你玩吗?为什么?等等。通过谈话,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3)认识时间概念:今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以此认识今天、
明天;小班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睡觉认识黑天、白天等。
4)注意的问题
●要有明确的谈话目的
谈话内容应在幼儿生活范围内并使幼儿能理解,教师要使用儿童语言,提问尽可能要简单。
●谈话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教师最好在游戏时间里与幼儿一边游戏一边进行交谈,以避免幼儿出现紧张情绪,影响谈话结果的真实性。
●教师与幼儿谈话时要创造轻松、亲切的气氛,谈话口吻要温和、自然。当幼儿在谈话过程中出现对提问不理解,不作回答及回答错误等现象时,教师应耐心启发或等待,切忌斥责、批评幼儿或表现出急躁情绪。以避免谈话中断,或得不到需要的事实材料。
●谈话记录应在谈话后追记或在幼儿看不到的地方用手机录音,
然后再整理谈话记录。
4.问卷调查法
1)方法:
●问卷调查法是由教师根据评价目的,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
查表,广泛搜集幼儿发展信息的一种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法的目的主要是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
的行为表现,因为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与习惯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中
有不同的表现,特别是在与家庭之间,幼儿的行为可能会
有很大差异。为了客观、全面、真实的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教
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
2)注意问题
●要让家长了解问卷调查的意图,建立对教师的信任感,消除顾虑。
●问卷的内容要明确、易懂,便于家长正确理解的问题。
●问卷设计应涵盖所需了解的全部内容,但回答方式应尽量简便,这样有助于得到明确回答,以利于日后进行分析、统计。
(三)五大领域观察评价的策略
1.健康领域
1)基本动作观察评价:根据发展指标与观察内容准备相关的游戏进行练习,例如:大班走的基本动作,可以在队列练习环节对幼儿进行观察;单手运球20米可以利用运西瓜比赛的游戏形式进行观察。
2)小班的基本动作测评以游戏形式进行,如:跳的动作,先让幼儿练习小兔跳,然后玩游戏小青蛙跳荷叶的游戏,通过有趣的游戏的形式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
3)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以及卫生习惯:教师在日常环节要加强观察与指导,尤其是小班第一学期,在引导幼儿洗手、喝水、穿脱衣服等环节,教师运用儿歌、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掌握。
4)安全意识、躲避危险等,小班运用故事形式,例如:《小兔乖乖》的故事引导幼儿注意安全。中大班通过故事、讨论、制定规则等形式增强安全意识。
2.语言领域
1)在语言教育活动、日常谈话、区域活动等环节观察并指导幼儿。例如:理解文学作品可以通过看图讲述、阅读区和幼儿共同阅读等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
2)与各领域及日常生活相结合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倾听等能力,例如:小班幼儿刚离开家庭,依赖性很强,教师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同时,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重视早期阅读:鼓励家长进行亲子阅读、在班级引导幼儿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并为幼儿创设阅读的环境。例如:坐姿、一页一页翻书、观察幼儿是否看懂图书的内容。
3.社会领域
1)在日常生活、游戏等环节观察幼儿的情绪、同伴交往等。例如:大班开展《长大的我》的主题活动,通过搜集图片,观察弟弟妹妹的活动,开展社会性的外出活动等,了解自己学会了哪些本领,运用谈话形式,说出他人、自己的优缺点等。小班幼儿通过打电话的游戏介绍自己及家人。
2)隐性观察评价:在区域根据幼儿的水平差异投放材料,要做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幼儿才觉得有挑战性,幼儿在探究活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坚持性,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3)教师通过户外合作性游戏、科学探究小组活动时观察幼儿的合作意识、解决问题以及自信心。
4)利用节假日、二十四节气等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的活动,中大班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搜集家乡特产、习俗、名胜古迹等,激发幼儿爱祖国、爱、爱集体的情感。
4.认知领域
1)
通过区域活动、科学探究及数学等活动对幼儿进行观察、指导与评价,以分类活动为例,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投放玩具与操作材料。
2)小班按物体的明显特征分类,例如:大小、颜色分类。
3)中班按功能分类,例如:帽子、衣服、苹果、香蕉,请幼儿
进行分类。
4)大班按概念分类,例如:将水果类圈在一起,将蔬菜类圈在
一起等。
5)运用谈话、绘画、教学活动等方法发展幼儿想象力,例如:准备一个圆形,提问幼儿像什么?(太阳、饼干)小班能说出两个以上,中班能说出4个以上,大班幼儿可以在教师准备的绘画纸上添画圆形物品8个以上。
5.艺术领域(音乐、美术)
1)通过区域活动、教学活动等对幼儿进行观察、指导与评价。例如:在表演区、音乐课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节奏、表现力,歌唱技能等;在美工区、美术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及对美的欣赏能力。
2)教师在区域或教学活动中多为幼儿准备欣赏、学习的素材,引发幼儿自主学习及学习兴趣。
(四)评价资料的收集
1.收集日常观察表格的数据与结果填在相应的评价表格里。
2.日常观察、日常谈话、教学活动、家长访谈等都作为评价资料的依据。
(五)评价资料汇总,撰写评估报告
1) 将资料按方案中的要求进行评价,每学期两次汇总。(学期初、学期末)
2) 撰写幼儿发展评价报告:包括班级和全园,班级评估报告要写清班级,测评时间、班级人数:。
例1:
大一班幼儿学期初发展评估报告
(2020年9月)
测评班级:大一班
幼儿年龄:5—6岁
测评教师:苗苗、红红
测评时间:2020年9月
参评人数:34人
本班共有幼儿34人,其中女孩15名,男孩19名。学期初我们分别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方面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评估。
例2:
全园幼儿学期初发展评估报告
( 2020年 9月)
本学期9月份,我园开展了幼儿发展评价活动。各班教师
在认真学习《指南》《幼儿发展评价手册》《测评体系》之后,开始测评。本次小班共有105人参评,中班共有99人参评,大班共有69人参评。幼儿发展评价量表分别从幼儿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认知领域、艺术领域这五大方面进行测评,评估数据如下。
3)采用适宜的量化方式汇总::教师要按三个评价层次算出百分比。例如:大班和全园健康领域评估报告
例1:大班
健康领域测查统计表(1)
项目 |
走 |
跑 |
跳 |
平衡 |
拍球 |
||||||
人 数 |
百分比(%) |
人 数 |
百分比(%) |
人 数 |
百分比(%) |
人 数 |
百分比(%) |
人 数 |
百分比(%) |
||
学 期 初 |
发展中 |
1 |
2.9% |
2 |
5.9% |
0 |
0% |
3 |
8.8% |
4 |
11.8% |
比较符合 |
32 |
94.2% |
31 |
91.2% |
34 |
100% |
31 |
91.2% |
24 |
70.6% |
|
很符合 |
1 |
2.9% |
1 |
2.9% |
0 |
0% |
0 |
0% |
6 |
17.6% |
|
人数/合格率 |
33 |
97.1% |
32 |
94.1% |
34 |
100% |
31 |
91.2% |
30 |
88.2% |
例2:全园
小班:(105人)
1.健康领域测查统计表
百分比(%) 内容 |
发展中(%) |
比较符合(%) |
很符合(%) |
合格率(%) |
走 |
27.58% |
72.38% |
0.04% |
72.42% |
跑 |
39.05% |
60.93% |
0.02% |
60.93% |
跳 |
43.81% |
56.16% |
0.03% |
56.16% |
平衡 |
70.48% |
29.51% |
0.01% |
29.51% |
拍球 |
79.04% |
20.95% |
0.01% |
20.96% |
进餐 |
67.15% |
29.65% |
3.20% |
32.85% |
入厕 |
49.11% |
45.19% |
5.7% |
50.89% |
穿衣 |
67.38% |
32.61% |
0.01% |
32.62% |
卫生习惯 |
71.12% |
28.23% |
0.05% |
28.28% |
安全 |
67.04% |
32.95% |
0.01% |
32.96% |
4)根据合格率分析优势与劣势,找出劣势的原因,制定教育改进措施,并在学期计划的发展目标中体现。
例1:(班级)
优势及原因分析:
●体能方面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使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掌握了走、
跑、跳、平衡、拍球等多方面的能力。
●大部分幼儿能够做到自然、协调地走,列队时能够注意到与前
后小朋友的距离,多数幼儿能够较灵活地控制跑步的速度与方向,
立定跳远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在多种运动游戏中,体验走、跑、
跳等不同的运动方式。
劣势及原因分析:
●在拍球方面还有些薄弱,运球时的动作不是很标准,有的幼儿
运球的距离较短,还需继续加强培养与练习。
●幼儿在队列练习时队形变化以及投掷的能力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多组织关于运球的活动,设计有趣的
活动吸引幼儿参与游戏。
●家园共育引导家长在周末引导幼儿练习多种拍球的技能。
例2:(全园)
优势及原因分析:
●幼儿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幼儿入园前,老师利用可爱动
物形象,为每个幼儿设置了属于自己的专属标志,有利于幼儿记
住自己的物品位置。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师运用游戏化的语言及儿歌,有利于幼儿良好的一日生活习
惯的养成。
●一日生活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特别注意引导幼儿及时如厕,
并引导女孩学习小便后擦屁股等。
●教师创设温馨、漂亮,像家一样的环境,对幼儿拥抱、关爱,
并请家长配合带来的全家福照片,做成的墙面,对幼儿进入新环
境建立安全感是非常有效的。
劣势及原因分析:
●幼儿在平衡、拍球两方面发展较弱,对于刚刚从家庭到
来说的孩子们,平衡练习对于幼儿来说基本在家庭中接触不到,
家长也很容易忽视或没有方法练习,协调性和平衡需要加强。
●在拍球方面,由于幼儿腕部力量较小,手眼协调较弱,在家中
也没有接触过篮球,对于拍球的方法完全不熟悉。
改进措施:
●加强老师们对户外活动的组织培训,尤其重视平衡及拍球项目
的练习,将技能融入游戏之中,让体育游戏变得生动有趣,幼儿
乐于参与,促进幼儿发展。
●户外分散活动时有针对性的指导个别幼儿拍球,平时生活中加
强腕部力量的训练,必要时先引导幼儿先拍力度小的小球,慢慢
过渡。并通过家园共育,引导家长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
(六)进行幼儿发展评价中注意的问题
1.对幼儿的评价一定要客观真实,不要因为教师的喜好或已有印象而对幼儿进行评价。
2.要理解幼儿发展的本质特点,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不可能所有的幼儿同时达到同一发展水平,要看到幼儿与自身相比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提高。
3.通过访谈、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评价的意义,
使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做到家园配合。
4.评价工作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同时参照日常评价、观察记录等。
5.记录要及时,不要等交报告时才匆忙根据记忆进行评价。
6.五个领域的每张评价表的总人数要一致,评价要真实,学期末
测和学期初测对比是大多数幼儿要有进步。学期初的测评是教师
制定培养幼儿目标依据,教师要根据结果对幼儿实施个性化教育。
7.学期初幼儿评价的合格率不能比学期末高,同时教师不能为了
显示自己的工作成效,学期初刻意做较低评价,学期末给与较高
评价,还有的教师接其他教师班时,给予幼儿较低的评价,一段
时间后,再给予高评价,虚假地将幼儿发展水平与教师工作质量
评价挂钩,这不符合教育和儿童发展的规律,教师一定要按幼儿
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8.撰写评价报告要围绕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要分析幼儿背后的原因,年龄差异、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
幼儿发展评价指导,能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把握评价幼儿的关键点,帮助教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客观、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为因人施教提供依据,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