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盥洗的规范指导
盥洗是幼儿一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既是幼儿的生理需要和生活需要,又有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而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基础,因此,保育员一定要重视盥洗环节。
一、教会正确的盥洗方法
保育员不仅要熟知科学洗手的过程,还应配合班级教师把洗手步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张贴在盥洗室内,提示幼儿按正确步骤洗手。
二、做好盥洗前准备
幼儿每天在园会有好几次盥洗活动,保育员应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调好水温,放好香皂或洗手液,擦手纸等;提示幼儿盥洗时不拥挤、不玩水、不把水弄到地面;对于身体不适的幼儿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和帮助。
三、注重幼儿盥洗过程
幼儿盥洗时,保育员需要时刻关注幼儿的盥洗情况,指导幼儿有序、安全地洗手。例如:陪同幼儿洗手;对幼儿的盥洗进行具体指导;指导时动作要轻柔,语言要和蔼可亲,严禁留长指甲或戴容易伤害幼儿皮肤的戒指;保育员要等最后一个幼儿洗手完毕,并将地面的水清理干净才可离开盥洗室。
四、盥洗习惯的培养措施
1. 张贴图片:保育员可协助班级教师在盥洗室墙上贴上浅显易懂的图片并指导幼儿按照图示盥洗;
2. 听故事念儿歌:保育员可协助班级教师运用听故事、念儿歌的形式对幼儿进行盥洗教育;
3. 正确示范:保育员可通过亲身示范指导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洗手;
4. 活动比赛:保育员可配合班级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分组比赛,激发幼儿盥洗的积极性,从而掌握正确的盥洗方法;
5. 游戏参与:保育员可配合班级教师引导幼儿玩各种有趣的游戏,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了解盥洗的重要性,学习科学盥洗。
6. 同步家长:保育员可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盥洗情况,也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盥洗习惯培养的要求及方法,使家园教育保持同步,形成合力。
总之,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引导,不但可以养成洗手的好习惯,还受到了卫生保健的教育,这样对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独立性等意志品质的培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全文完 -